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广西“四化”举措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医养服务

庞革平    2024-06-11 14:20:00   

从广西卫生健康委获悉,近年来,广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聚焦群众健康养老需求,持续深化政策供给,优化资源配置,细化推进路径,强化育人协同,“四化”举措协同发力推动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广西全区共有医养结合机构175家,其中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157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人员1.6万人,总床位4.8万张,为老年人提供连续一体化的医养服务,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深化政策供给,医养结合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实施方案》,将医养结合工作列入专章,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强、务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推动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及优化服务衔接。联合教育、科技、财政等15个部门印发实施《广西“十四五”健康老龄化实施意见》,明确了老年健康服务9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广西各市相继出台系列文件,为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优化资源配置,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广西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推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南宁市连续三年将社区医养结合项目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690万元建成21个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推进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实施,加强老年病预防和早期干预。南宁市近三年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870万元、筹措自治区补助资金363.8万元,用于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基本公卫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合作签约,为社区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按照协议提供疾病诊疗、医疗护理等医疗卫生服务,共签约788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超过60%。

细化推进路径,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广西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市场监管、中医药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实施意见》,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流程和环境,促进医养结合机构发展。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和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床位、老年友善医院建设工作,广西全区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73.81%,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鼓励公立综合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南宁市卫健、编办等部门为市、县两级26家公立医疗机构赋予“养老服务和培训”职能,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挥医疗集团优势,采用“公建公营”模式,托管了青秀区福利院及青秀区下辖的4个乡镇敬老院、良庆区大塘镇养老服务中心及良庆区3个乡镇敬老院。广西全区建设22家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慢性病管理、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作用。

强化育人协同,医养结合服务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广西连续三年每年开展为期1—3个月的老年医学人才培训,组织81名老年医学和医养结合机构医务人员到广西南溪山医院、广西江滨医院集中学习培训。实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每年线上培训医养结合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000人。广西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门鼓励区内高职院校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等相关专业,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试点工作。广西全区高职院校共开设老年服务相关专业点18个、在校生1952人,康复相关专业点13个、在校生8918人,护理专业点13个、在校生28204人,为医疗、养老、康复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广西在全区职业院校开展了老年康体指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评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四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培训人数逐年攀升。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召县四棵树乡:促就业保民生 拓宽群众就业渠道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