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兴安滴翠展画卷 碧水清流惠民生

2024-05-24 17:26:37   

铁力市行政区域内集水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20条,河流总长度925.84公里,全部实施河湖长制管理。近年来,铁力市河湖长制办公室全面贯彻落实省总河湖长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河湖长制工作有关决策部署,不断加强河湖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强化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河湖长制工作体系

铁力市着力构建河湖管护长效机制,强化河湖系统治理,全力推动河湖长履职尽责,确保责任不脱节、工作不断档,实现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

一是高位推动,将河湖长制工作全面纳入“四个体系”闭环工作落实机制管理。近年来,先后组织召开河湖长制领导小组会议及河湖长制办公室工作会议16次,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细致地安排部署,定期组织全市各级河湖长开展河湖长履职、山洪灾害防御等知识培训,为河湖长制工作强力推动提供根本保障。

二是多级联动,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河湖管护机制,制定完善了信息共享、工作督察、考核激励等工作制度。各级河长累计开展巡河护河3万余次,发现和整改问题210个,并坚持“上下游一盘棋,左右岸同治理”的管理理念,在全省率先制定《依吉密河、安邦河联防联控细则》和《依吉密河、安邦河共管共护协议》,全面建立跨界河流联动共治机制,依吉密河、安邦河232公里跨界河段实现监管无盲区、全覆盖,构建界河生态治理新局面。

三是压实责任,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制定《铁力市河湖长制工作规定(试行)》(全省首部县级河湖长制党内法规)、《铁力市河湖长履职尽责工作意见》《铁力市总河湖长1号令》《铁力市总河湖长2号令》等党内法规和各类地方性文件,层层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让抓落实成为行动自觉和工作常态。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推动幸福河湖建设提质增速

一是科学规划幸福河湖建设。以水利部信息中心和省水投集团为技术支撑单位,在全省率先开展《铁力市呼兰河流域幸福河湖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市政府审批,为铁力市幸福河湖建设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撑。

二是组织开展呼兰河溯源科考活动。依托水利科研、地理信息、水产、水文化等多学科交叉优势,汇集各方专家智慧力量,深入探究呼兰河的水资源和水生态水环境,追溯呼兰河的水文化,挖掘呼兰河流域更多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通生态价值转化通道,讲好呼兰河水文化故事。

三是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按照省河湖长制挂图作战任务清单部署,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导向,不断加大河湖生态治理工作力度,落实项目资金144万元,委托第三方技术支撑单位提前两年全面完成河流健康评价工作,进一步提高河湖长巡河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四是实施水生态保护项目。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引领走好水生态保护之路,先于省内其他地区提前启动侵蚀沟治理工作,三年累计投入资金3878万元,治理侵蚀沟213条,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期间全部治理任务,并将治理后的侵蚀沟点位纳入河湖长、林长、田长日常巡护范围,定期开展巡护工作,保证治理成效。

五是开展水环境水安全保护行动。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妨碍河道行洪清理整治和河湖岸线建设项目及特定活动整治等专项行动,主动发现问题并完成整改。依法打击侵占河湖、妨碍行洪安全、破坏水工程、非法采砂、非法取水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河湖管理秩序。

六是延伸河湖长制工作范围。扩大志愿者队伍,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间节点,三年连续开展“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和河湖长制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等主题活动30余场次,带动全市6000名群众、1500名志愿者参与,凝聚河湖共治共管的强大力量。

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建设数字孪生河湖

一是管理“精细化”水平再提升。将规范河道采砂工作作为开展河湖管理的重要内容,结合年度工作实际,科学编制《河道采砂总体规划》,在严格落实“错季采砂”机制的基础上,创新实行“系数招标法”,推动河湖资源合法合规永续利用。

二是数字“智能化”水平再提升。投资1175万元建设铁力市水利数字化平台,将5个灌区工程自动化控制全部纳入平台统一管理。2023年利用国务院督查激励奖励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1500万元,实施水利数字孪生项目,建设全省首个集成AR全景建模、卫星遥感于一体的水利数字孪生平台,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业务体系,有效提升河湖灾害风险数字化防控能力,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支撑。

三是管护“市场化”水平再提升。累计投资298万元,在全省率先采取向社会购买专业化服务的方式对辖区内河道实行保洁服务,清理清运各类河道垃圾2万余立方米。同时,复制河道市场化管护经验,与6家专业管护公司签订了水库管护协议,在全省率先实现水库管护市场化。

提高标准化管理,引领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铁力市连续三年在全省率先达成水利工程开春即开工目标,并以创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为引领,全力推出一批水利部主导创新项目。

一是依托铁甲河生态修复工程,紧盯地区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实施铁力市铁甲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全长5.67公里,水域面积35.77公顷,建设有生态拦蓄林、人工湿地、绿色景观长廊等,全力打造高品质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区。

二是确定铁力市东方红水库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先行先试案例,建立水库运行管理监测站,建设安全监测系统、旋翼无人机机场、L3级实体场景等内容,进一步提升水库运行管理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

三是开展东方红水库工程产权管理先行先试,强化水库工程产权管理,激发活力、盘活资产、赋权释能,通过先行先试“定归属、建机制”,形成所有权明确、管理权落实、使用权合理的水库工程管理体制。

据介绍,下一步,铁力市将坚持项目引领、创新驱动,把治河惠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依托呼兰河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水文化展馆建设,全力争取水利部专家工作站和数字孪生展示工作站落地。二是扎实推进小白河水库建设项目,积极谋划实施的小呼兰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三是通过加强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通过王杨渠首生态园、果园和景观栈道的建设,将王杨灌区打造成现代化高质量水利风景区。四是通过北关灌区、桃山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的实施,探索“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工程,全面提升灌区管理能力,全力谋划管道型灌区建设,以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强化黑土地保护,优化水资源配置。(铁力市水务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武汉市武昌区:反邪宣传进高校,护航“无邪”青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