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湖北襄阳举行丹渠建成通水50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

2024-05-22 18:45:29   

北有红旗渠,南有引丹渠。为更好地传承丹渠精神,致敬丹渠建设者,展现新时代丹渠精神,日前,湖北省襄阳市举行“五秩风华 丹心传声”丹渠建成通水 50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

据了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彻底解决鄂西北水资源短缺问题,引丹渠于1969年动工兴建,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总干渠长68公里,1974年引丹渠建成通水,灌区自然面积2980平方公里。它的兴建,从根本上改变了千百年来襄北岗地“十年九旱”的问题,为襄阳成为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湖北省粮食大市和长江流域百亿斤粮食大市提供了重要支撑。引丹灌区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用水源,与湖北省水利一号工程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共用取水口,建有蓄、引、提相结合,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城乡供水、水力发电、生态补水、生态旅游等多种功能,设计灌溉面积210万亩,是国家大型灌区,全国排名第二十一位、湖北第二、襄阳最大的灌区。是襄阳市主城区城市备用水源及灌区176座水库充库水源,是保障襄阳市粮食安全、供水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的关键性综合基础工程。近年来,引丹渠积极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为实现人水和谐,乡村振兴助力赋能,已经成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样板和流域治理的典范。

吃水不忘挖渠人。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峰介绍说,今年是引丹灌溉工程建成通水50周年,为传承“一心向党,舍身为公,艰苦奋斗,求变求新”丹渠精神,擦亮“丹渠”品牌,襄阳市将开展以“五秩风华 丹心传声”为主题的丹渠建成通水50周年一系列活动。其中,“丹渠建成通水50周年”暨“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通水5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将通过歌曲、舞蹈、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再现引丹灌溉工程和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设发展历程及辉煌成就。晚会将特别邀请丹渠建设者和受益者代表上台表演,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将丹渠精神与新时代精神紧密连接。

同时,还将举办“丹渠建成通水50周年作品征集活动”。这一活动将面向全社会征集反映引丹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取得的重要成就的文学、摄影及短视频作品。作品内容将展现引丹大型灌区的丰收景象、四季美景、旅游发展、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将记录引丹灌溉工程建设者们的典型场景和事迹,传承丹渠精神。

由襄阳市档案局拍摄制作的“五秩风华 丹心传声——丹渠建成通水50周年系列微纪录片”也将在此期间正式发布。该片通过寻找30位丹渠建设者,采用“丹渠人讲丹渠故事”的方式,全方位、多层面、系统反映引丹渠50年建设和发展的宏大史诗。

此外,还将发布“丹渠建成通水50周年大型成果展”和“丹渠建成通水50周年宣传画册”。通过四个章节全面展示引丹渠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这一伟大工程的点点滴滴。

引丹灌溉工程建成通水50周年庆祝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张峰表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襄阳人民将继续发扬丹渠精神,为实现乡村振兴、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冰城公安:让禁毒铲种知识深入人心
下一篇:“大同之美”闪耀香港文博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