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灭火责任在肩,任务艰巨,抓在平常,防在日常,一年四季枕戈待旦,才能防患于未然。为全面筑牢森林防灭火安全屏障,内乡县宝天曼管理局党组始终坚持长年抓、抓长年,探索实施“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防控机制,积极组织开展多渠道、多样式、多角度、大力度的森林防火和资源保护措施,常态化抓好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生态安全。
预防在先 全面排查火灾隐患
“五一”刚过,大龙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一大早就忙活起来,站长和队员背着风力灭火机、油锯等设备,在莽莽山林间踏查巡护,对林区防火通道、巡护道路两侧的杂草灌丛、落石等进行清理,这是该县宝天曼管理局组织开展森林防火道路专项清理活动的缩影。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伏牛山南麓河南省内乡县北部、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区内林海莽莽,古木参天,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自然风光旖旎多姿。旅游的好季节,也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期,为全面巡护排查火灾隐患,工作人员每天分组巡护,每次巡护要走10至20公里的山路。
“我们日常通过狠抓源头管控,在周边社区,通过广播喇叭、发放传单、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进行铺天盖地的防火宣传,切实在全社会营造‘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预防氛围。”宝天曼管理局葛条爬保护站站长白兵勇说。
今年开春以来,宝天曼管理局党组抽派一线保护站护林员成立15个森林火险勘察小组,深入驻地林区对所包林班可燃物情况进行不间断实地踏查,确保林有人管,火有人看,责有人担,全区域全时段可防可控可管。
“每到防火紧要期,一线保护站严格执行24小时驻勤备战,机关执行全天候应急响应制度。火灾工作预防在先,我们把‘防’摆在第一位,‘实’字为基,‘责’字当头,‘效’字以求,切实筑牢森林防火安全防线。”宝天曼管理局党组副书记樊国华介绍,为做好火源管控、隐患排查,巡护人员坚决查处违规用火行为,加强巡护频率,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切实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森林火灾重大风险。
科技赋能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随着时代的脚步和科技的发展,宝天曼管理局党组不断探索保护新途径和新模式,“智慧化”潜移默化根植于保护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森林重点点位的球机、枪机等“智慧天眼” 24小时不间断传输信息,画面实时与局资源监控中心相连,集成实时感知、精准监测、高效评估等功能,夯实了宝天曼自然禀赋的原真保护与生态系统科研监测的高端引领,使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从“人防”向“技防”和高端“智防”转变。
“在林区,我们布设了13个森林防火可见光和热成像双目高清摄像头,每个高清摄像头能覆盖方圆5公里至10公里,只要监测到火点或烟雾,系统自动发出警报。在关键点位,布设了39个球机和枪机等监控终端,覆盖保护区总面积的80%以上,实现24小时的实时监控,数字保护、智慧保护在林区工作中初见成效。”宝天曼管理局科技科负责人姚松如数家宝。
处置在“小” 安全高效“打早打小打了”
大火灾均缘于小火情,只有早发现才能早处置,只有工作做实做细,才能不出现纰漏。来到宝天曼偏远的大块地保护站,每天吃过早饭,站长朱学科总是第一个穿戴好巡护装备,带上喊话器、拿起宣传单,带着站上的职工开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
内乡县宝天曼管理局管护着9304公顷的原始森林,中间穿插居民与景区,人员活动频繁、野外火源管控难等原因,给林区防火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局党组以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为基础,将保护区管辖范围分成128个林区小班,设立森林防火专职网格员,明确每名网格员的“责任田”,网格员在巡查时全天候开启野外巡护管理系统,实现线上火险隐患检查巡护、信息反馈等闭环管理。同时以专职护林员、民兵、临时护林员为主的应急保障队伍则可快速组织力量,做到队伍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根据今年森林防灭火形势,我们平时强化训练演练和联动响应,提前做好了应急处置各项准备,着力补齐防灭火力量装备和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宝天曼管理局书记陈良甫表示,接下来将积极探索解决森林保护工作的瓶颈渠道,让科技赋能资源保护,让智慧化赋能生态履职,积极打造“林长制+科技化+数字化+”森林防火新格局,全力守护好宝天曼这块生态宝库。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