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福建永安:党建引领 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2024-03-27 16:54:46   

青砖、黛瓦、白墙,一栋栋小洋楼整齐划一,村道沿路两旁绿树成荫……走进永安市曹远镇霞鹤村,一幅“田园美景”犹如一颗璀璨明珠,成为了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打卡的“网红地”。

乡村文旅发展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头戏”。近年来,永安市曹远镇以红色为魂,以文旅为媒,以民生为重,创新拓展“党建+文旅”新模式,把党建活力有机地转化为乡村振兴新动能,奋力书写乡村文旅融合新篇章。

曹远镇霞鹤村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近年来,霞鹤村依托文旅资源优势,坚持党建引领,深耕山、水、林、田等资源禀赋,做足乡村旅游文章。创新采取现金和土地入股方式,率先通过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休闲采摘等乡村特色产业,使村容村貌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新闻与文化出版物为主线、建成抗战文化出版主题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霞鹤村这片田园风光成为了村强民富的“聚宝盆”。2023年,霞鹤村累计开展主题宣讲活动120多场,参与3000多人次;通过举办霞鹤音乐节、大型风筝展、文创集市等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村财收入达86万元,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35633元,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党建引领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引擎”。一路走来,霞鹤村坚持把支部建在文旅产业链上,把党员身份“亮”在旅游产业第一线,针对土地流转、产业落地等关键环节,创新推行“党员中心户+群众户”党群共建共享责任制,着力构建“网格化”治理体系。曹远镇精心抽调了9名理论基础扎实的党员干部组建“红色宣讲队”,常态化深入霞鹤村,向各地游客宣传讲解“霞鹤故事”,大力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霞鹤村还联合汶一、汶四、张坊等4个联建村,成立“汶州片区党委”,创新人才引入机制,大力推行“村党支部+合作社+公司”三位一体的村企协作管理模式,促进党员与致富能人双向转化,用美丽生态催生了“美丽经济”。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霞鹤村的发展没有“休止符”,以现代农文旅产业发展为重点,打造近郊乡村旅游基地的步子持续在大步迈进。

曹远镇“汶四村渡口”系永安市现存唯一古渡口。汶四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悠久的渡口文化和区位优势,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广“最美渡船人”评比活动,有机地将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文旅、为民服务实践之中。

在古朴秀美的汶四村下新厝内,三堂五栋的木制建筑内的“孝廉文化”气息浓厚。近年来,汶四村坚持以“为党旗增辉,让村民满意”为宗旨,积极创建“党建引领文化、文化凝聚人心”党建品牌,向上争取到专项文旅修缮资金50万元,先后建成了渡口文化、知青文化、孝廉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文化体系,让“古厝”蝶变为“学堂”,建成了颇具乡土特色的下新厝孝廉文化教育传承基地、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汶四村知青文化馆”,仅2023年,就吸引了5000多名游客、2000多名学生前来重走知青之路,感悟孝廉文化,极大提升了汶四村的知名度,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霞鹤村国家3A级景区的辐射带动下,清水池村打造中国第一代飞机制造家--刘佐成故居文化,张坊村打造“一村一品”品牌,上墩、下墩、埔头等11个村被列入库区移民村……曹远镇文旅之花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硕果累累。

霞鹤村以永安市“桃源古韵、文旅休闲”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建设为契机,真抓实干,持续发力,投资2300多万元推进汶霞线旅游公路建设,打造霞鹤至埔头美丽乡村景观带;激活霞鹤村“抗战文化”、清水池村“家国文化”、汶四村“知青文化”“孝廉文化”等文旅资源;带动陈坑村特早蜜桔、张坊村果冻橙、红美人等休闲采摘农业发展;打通霞鹤——汶洲——张坊——埔头旅游线路,着力构建“闻山、阅水、感绿、怡情”深度融合的九龙溪沿岸生态旅游体系,有力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生态美、百姓富、产业兴,让乡村振兴发展的底气、成色更足。“我们将继续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促进精品旅游提档升级,深入推进打造生态休闲游、红色文化游、农业体验游等精品旅游路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曹远镇党委书记刘国华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永安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桂北冷链物流分拨中心项目正式开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