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追“高”逐“新”,鼓楼动力何在

2024-01-12 16:13:28    徐州日报

2023年12月14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3年专精特新企业”名单,鼓楼区微雀科技、和盛矿业、天道建材、宏达土木4家企业入选,实现该区省专精特新企业“零”的突破。2023年,鼓楼区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0家,是2017年的10倍,持续保持净增长。

近年来,鼓楼区在创建“高新技术产业标杆区”的征程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平台载体更多、资源配置更好、人才支撑更强、综合环境更优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鼓楼高新区荣膺2023年科技部第三批“企业创新积分”试点单位,连续三年在省级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考核中实现进位。

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跑”,鼓楼动力何在?

一区多园 提升园区承载力

数九严寒,占地50亩的鼓楼信创产业园(云创园三期)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拓展高新区招商载体空间,建设集聚人工智能产业研发、孵化、中试及应用场景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与此同时,锚定都市型工业的台子河南产业园区正在规划中。

载体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鼓楼80.8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半位于城市核心位置,可谓“寸土寸金”。创建“高新技术产业标杆区”,需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优化产业结构。鼓楼区有效整合园区资源,大胆探索“一区多园”管理模式,专门出台文件,构建了“一区多园”统管机制。

麦佧仕光刻等9个都市型工业项目签约即开工,莱斯车载传感器等6个都市型工业项目投产运营,禾洛半导体达产转规……聚焦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封测、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智慧医疗器械三大产业链招商,鼓楼区不断加快产业集聚,多个产业园区实现由“各自为战”向“集群作战”的重大转变。

如何进一步增强园区承载力?鼓楼高新区管理中心主任石群立介绍,鼓楼区聚焦重大载体建设,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不同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土地调整、现有载体改造和新载体建设。

老旧厂房改造实现新面貌。依托原烟厂南厂区,与徐州医科大学共建徐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园;丰树物流产业园升级改造成丰树都市工业园;为鼓楼半导体产业园新建徐运新河东创盛路、融创路、智超路3条配套路;引导16个建成园区整合创投、科研机构、高校资源等软件服务,完善会议室、酒店、停车场等硬件设施,打造都市型工业集聚区,更好支撑产业发展。

“一区多园”最终要建成什么样?《鼓楼区高新技术产业标杆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实施都市工业鼓楼生态模式构建行动,在已经搬迁腾出的成片空间内,按照工业上楼的模式建设都市工业“智造集群”;在现有的楼宇空间内,谋划建设都市工业“智创新巷”。同时按照“无边界”“开放式”的发展理念,推动新建和原有的载体平台辐射联动,构建“智造群巷”鼓楼生态模式。

创新为王 提升平台聚合力

很多人都体验过智慧商场的自助结账——选购好一堆商品,收银台不用一件一件扫码,就能瞬间显示出全部价格信息并进行结账。作为RFID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位于鼓楼半导体产业园的江苏海康博瑞电子有限公司就能生产出这种射频芯片。

2023年,海康博瑞喜讯不断,相继成功申报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星级上云企业。

“海康博瑞2019年10月在鼓楼区注册后,我们就开始提前介入培育,指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规范研发费用,根据其主营业务进行知识产权专项布局,并引导对接优质科技服务公司。”鼓楼区科技局副局长宁福堂介绍,经过三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期后,还要继续指导企业通过复审,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2023年11月29日,鼓楼区成功承办第七届中国(徐州)人工智能大会,集中签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药健康、总部平台等五大类28个项目,“数字鼓楼”又添新动力。

聚焦创新驱动发展,鼓楼区不断释放企业活力,创新型经济主体持续壮大。2023年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97家,同比增加24家。组织重点科技型企业申报高企,公示21家,年底有效期内高企数达60家,是2017年的10倍,持续保持净增长。

创新发展需要优质平台。鼓楼区着力增强平台聚合力,发挥现有21家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和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引领作用,引导高校院所、平台载体、科技企业三方合作,推动科技资源直达共享、创新要素合理配置、科研成果快速转化。鼓楼高新区拥有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达12家,其中,“新发现”孵化器新近获批省级专业孵化器和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目前,该孵化器在孵企业17家,毕业10家,已有2家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创平台载体不断加速提优。

精准架桥 增强人才原动力

2023年11月,市政建设集团引进宋振骐院士团队并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实现鼓楼区又一项标志性创新突破。2023年以来,鼓楼区政产学研金合作不断深化,引进5名高层次人才与企业携手申报并获批省科技副总项目,同比增加3个。

位于下淀都市产业园的航工海金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2022年成立时引进了浙江大学刘毅教授团队进行科研攻关,2023年成功入选江苏省 “双创计划”,同时成立江苏安特克新材料研究院,并获市级研发机构备案。“我们研发的是防腐防火一体化技术,解决了国内这项技术的‘卡脖子’问题。”该公司董事长潘九翼告诉记者。

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发展,鼓楼区领军人才引进工作同样卓有成效:海尔国际细胞库创始人秦红博士成立优锐生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学院王昌博士创立江苏云海能源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李小燕博士创办徐州同樾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实现人才与产业高度匹配、深度融合。

人才是制胜未来的“战略投资”,也是区域竞争的“制胜法宝”。鼓楼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人才办主任李刚介绍,在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标杆区”创建中,鼓楼区精准有效地架起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之间的桥梁,让科技成果更好地落地转化,也让企业创新需求更好地突破解决。

着眼城市未来,鼓楼区加大与市内外高校的合作力度。2023年赴西安、兰州等地大学举办7场秋季高校招聘会,组织29家企业参加市人社局举办的“人才政策进校园”、大学生招聘会等活动,吸引3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到鼓楼区就业创业。

深化产才融合,鼓楼区连续多年实施“鼓楼英才”集聚计划,细化高层次人才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等措施,大力营造“高精尖缺”人才集聚向往的浓厚氛围。

“着力打造高新产业发展高地,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调高调优。找准市‘343’创新产业集群鼓楼定位,大力扶持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人才集聚度高、土地利用效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为全市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打造‘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发展大局展现鼓楼担当、作出鼓楼贡献。”鼓楼区委书记罗德清表示。(记者 甘晓妹 吴云 见习记者 何相潭)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亚布力分局全力加强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