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安徽绩溪县临溪镇:

实施“5678”工作思路 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2024-01-11 16:41:12   

临溪镇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积极推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实施“5678”工作思路(健全“五个一”标准、建设“六大平台”、打造“七个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八支志愿服务队”),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五个一”标准健全组织架构

临溪镇确立了“1个实践所+5个实践站”的组织架构,整合了镇团委、组办、宣办、农办、妇联、文化站等多部门资源,精心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临溪村、上游村、雄路村、孔灵村和周坑村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确立了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组织架构,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现有资源,按照“五个一”,即有一张组织机构图、一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标识、一套管理制度、每月一张活动计划,进行标准化建设,完成建设全覆盖。2023年以来,临溪镇打造“首善孔灵”、雄路“民事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站一品”特色品牌,孔灵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获评2023年宣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站称号。

“六大平台”完善阵地建设

临溪镇整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体育活动场所、排练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12处阵地资源,打造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服务、科技科普、健康服务、法律服务六大平台,开放各类惠民阵地,让群众在便利、实惠的条件下参与活动中,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入脑入心。建立积分超市5个,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制”,推行“参与活动、积分累积、群众受益”的积分兑换模式,吸引群众积极主动开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真正形成志愿服务、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建设5个新风堂,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的作用,制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新标,强化活动示范引领。

“七个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推进文明实践

临溪镇统筹开展多样化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

特色服务深入群众。临溪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志愿者服务活动融入日常工作,打造“七个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理小微”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吸纳全镇优秀人才,创新宣讲方式,深入田间地头,以“庭院党课”等方式,开展理论宣讲活动30余次;“敬老助学”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连续开展十七年,累计向254名大学新生发放奖学金20.4万元,向老人发放祝寿慰问金15万元,该项目获评宣城市2023年第二季度志愿服务优秀典型;“丝绸之路”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在宣城市第七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三等奖。志愿者们积极开展空巢老人服务等活动活动,引导形成守望相助的社会风尚。

互动评议来自群众。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2023年,临溪镇评选“临溪好人”9人,其中2人获评“志愿服务标兵”,4人当选“绩溪好人”,2人当选“宣城好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提高道德素质,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多彩文化乐于群众。为巩固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临溪镇每年依托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积极健康、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举办送戏下乡等活动10余次,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搭建平台,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真正成为村民的精神乐园。

庆典传承依靠群众。将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开展庆中秋迎国庆等“我们的节日”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举行教师节、公民道德日好人表彰大会等活动,充分展现基层文明实践活动新气象,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八支志愿服务队”配齐配强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主体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对此,临溪镇积极推进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充分调动镇机关、镇直单位、村干部积极性,让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动员群众主动参与。

实践所还利用农村广播、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及宣传栏等方式,动员退休教师、邻里乡贤、先进人物、文艺工作者、大学生、创业返乡人员等进行志愿者注册,充实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目前,临溪镇共注册志愿者约2000余人,并成立了八支临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包含理论宣讲、法律服务、关爱服务、环境提升、健康服务、教育服务、科普服务,以及多个具有村级特色的志愿服务小分队。

相关负责人介绍,临溪镇将坚持小切口体现大关爱,小活动发挥大作用,将文明实践活动贯穿于和美乡村建设当中,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持续推进,让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吹入千家万户。(中共临溪镇委员会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开展“向人民报告”警营开放日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