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古城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追求三个“零”指标——安全事故为零,传染感染率为零,职业病发生率为零。作为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的生产企业,该公司新建了一条智能生产线。记者了解到,得益于智能化设备更新,水泥车间不再“灰头土脸”,取而代之的是安全干净,“设备见原色”。
搭建绿色智能生产线
据悉,该公司生产线装备了六大智能系统,包括智能物流系统、智能配料系统、窑专家系统、质量智能控制系统、能源管理智能系统、智能装车系统。公司总经理涂应祥介绍,智能系统的安装,不仅优化了生产指标,还实现了无人化操作,减少了职工与各类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
具体而言,驾驶员可以操作手机APP,将原材料运输进来卸货,将水泥装车运输出去;智能配料系统可以实现水泥生产原材料自动配料;将生料变成熟料时,窑专家系统可以自动调整投料配比;最后,通过机器人将袋装水泥自动装车。
涂应祥说,通过这一系列智能系统协作,使得工厂的生产指标位居全国先进水平,“熟料的综合电力消耗量约47度,国家规定的标准是66度;国家规定的标准煤耗是116公斤,我们可以做到95公斤。”
得益于多项智能系统的应用,工厂实现了清洁化排放,102个自然排放口设置有监测系统,对颗粒物、氮氧化物等一些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实现废气污染物达标、达证排放,废水不外排,固体废物合理处置。
工厂为此在高精尖设备维护方面投入巨资。涂应祥认为,搭建绿色智能生产线与提升职工职业健康水平息息相关、相互促进。
精益化生产治理“跑冒滴漏”
“水泥厂里的灰尘是水泥灰,若不好好处理,不仅污染环境,更危害职工生命健康。”涂应祥介绍,对此,该工厂通过精益化生产治理“跑冒滴漏”、回收水泥灰,清理漏风、漏水、漏油、漏气、漏尘。
“过去,哪儿冒灰,职工就要拿着钳子往哪儿跑,非常辛苦。”该公司安全环保部副经理刘玉华说,现在职工做的大多是维护工作,密闭空间一般不进入,若有特殊情况需要进入,必须按照安全规程,停机检测氧含量、检测有毒有害气体等,确保安全才能进入。
对水泥工厂而言,最大的安全事故是塌料致人员被埋。涂应祥介绍,在丽江古城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库房有1万余吨水泥,堆起来高30余米,进库的水泥温度约100摄氏度,这些水泥遇到冷空气后会产生水蒸气凝结,加之库壁是冷的,水泥包就会粘在库壁上,“稍不注意一捅就掉下来了,危及职工安全。”
“为了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我们在库房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刘玉华告诉记者,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职工接触该环境,还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每辆车装多少吨、码几排、每排几包。
在涂应祥看来,要保障职工职业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消除隐患。“隐患少了,‘跑冒滴漏’的问题少了,职工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企业也就能健康发展。”
做到设备见本色
丽江古城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离城区近20公里。为了让职工工作之余有地方运动,该公司在厂区修建了健康走廊,配备乒乓球桌、台球桌和一些健身器材,并举办健康达人活动。
在水泥厂开展运动项目,对厂区环境要求很高。尤其在水泥磨车间,粉末被磨得最细,稍微密封不好就会漏出。然而,记者日前在该公司生产车间走访发现,机器设备上几乎没有灰尘。
受访职工告诉记者,生产期间,他们主要做巡检工作,在规定时间沿着规定的路线走,听一听设备有没有异响,看一看皮带等有没有跑偏。此外,生产车间还安装了加厚夹层的全密封门,隔绝噪声。
夜色下,记者透过路灯观察厂区环境,空气中看不到悬浮物,紧挨着生产车间的办公区内,地板干净透亮。“包装水泥时,空气中的悬浮物往往是最多的,但是我们要求每立方米空气中,不能超过10毫克固体颗粒物。”刘玉华说。
记者注意到,这里的绿植欣欣向荣,树叶上也没有粉尘。“如果树叶上有过水泥粉尘,就算用水冲洗,水干后水泥粉尘也会出现。在我们这儿,植物都是自然生长的。”涂应祥说。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