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思政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立足于数字化时代,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技术等数字化新技术让红色资源“活”起来,从而推动高校思政课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教学资源“多”起来、教学方式“新”起来、教学平台“强”起来,通过多方协同推进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和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双向赋能。
数字化技术推动教学资源“多”起来,融入思政主课堂
教学资源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源头活水,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发掘和推广使用,将有助于化解教学资源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矛盾,有效推动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多”起来,更好地融入思政主课堂。第一,加强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挖掘、修复和再现,通过数字技术让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变得更加立体化、生动化,建设以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微课、电子课件等为主要形态的数字化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案例库、素材库和示范课程库,为开好思政主课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鲜活的教学素材,打造一批网络名师、名家、名校和“金课”,从而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讲深、讲透、讲活党的创新理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教学氛围。第二,加强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聚合推广。运用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整理聚合起来,并且根据全国不同高校学生的专业背景、个性需求、发展方向,“上线”不同的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个性化、精准化和多样化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整体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将红色文化数字资源的聚合推广转化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动能、新方向,让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全面完整准确地融入高校思政主课堂。
数字化技术促进教学方式“新”起来,善用社会大课堂
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要以实践赋能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能够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和社会资源实现双向互动,让教学方式“新”起来,从而打破传统的静态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政课动态教学的提质增效。第一,将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引进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突破高校和社会之间存在的围墙壁垒,运用数字技术做深做实对课程、教材、学情及内容的调查研究,准确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需求,生成符合学生风格、学生话语、学生情感的数字化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将可感触、可视化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社会发展中生动鲜活的实践素材引入课堂,使课堂学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使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温度和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新兴课堂的魅力。第二,让高校思政课师生“走出去”。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师生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思维,利用数字技术开展“身临其境”式的红色文化教育,将红色文化教育课堂“搬”到社会实践的第一线,直观体验到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以及革命人物、革命事件的真实性和感召力,以数字技术建构“课堂+实践”互动式的红色文化实践教学新模式,让高校师生和红色文化资源精准匹配、精准衔接,推动构建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和社会实践育人长效体制机制。
数字化技术助力教学平台“强”起来,打造数字云课堂
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是提升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和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要立足数字化时代,大力推进“数字+资源+平台”新形态,积极搭建集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在线互动、网络宣传、研讨交流等为一体的思政课网络云平台,打破长期以来各地区各校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政课教学之间的隔离状态,共同探索数字化和沉浸式的学习应用新场域,发挥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最大价值。第一,打造共建共享的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平台等数字技术共建涵盖全校、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对全国范围内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性挖掘与结构性整合,推动国家、地方和学校数字媒介之间的层级交流与合作共享,汇聚各地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各地红色文化资源之间的实时分享、精准获取和互动交流,从而不断扩展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覆盖面。第二,突出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本地特色。充分发挥数字媒介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媒介受众多的优势,打破不同地域之间的空间限制,对各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个性化研究,打造独具本地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品牌,使红色文化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各地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更好地满足高校思政课师生对于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多样化需求,为全国高校思政课共用的教学资源注入活力,以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作者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基地研究员,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研究项目〈编号:22MLD013、SZ20230103、SZZX202205、20230178〉研究成果)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