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弘扬“四千”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张首映    2024-12-16 10:13:36    《人民周刊》

崇尚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人生在勤,勤则不匮”“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这些典故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把艰苦奋斗精神融于血脉的民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回望75年历程,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恢宏壮丽的史诗,铸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彪炳史册的伟业。这一切都是奋斗创造的。

《奋斗的足迹》不仅镌刻了国家发展历程中的辉煌瞬间与卓越身影,从脱贫攻坚的壮丽史诗,至科技创新的璀璨星河,再至文化繁荣的斑斓画卷,每一章节均凝聚着主人公的汗水与智慧的甘露,映照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本书所承载的故事,皆源自深入实地、直面人心的访谈与调研,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勾勒出企业家们从平凡中崛起、成就非凡的每一步坚实足迹。

“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这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浙商群体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更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与改革开放46周年之际,我们深情回望,向那些以无畏勇气和创新智慧,引领浙江乃至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企业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四千”精神,推动了浙江经济的腾飞,让浙商之名享誉全球,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实业传奇。

书中人物,跨越年龄与行业的界限,既有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也有深耕实业的匠心独运者,更有新兴产业的弄潮儿。他们虽起点各异,却都怀揣着共同的梦想与追求,勇于挑战自我,共同绘就了“四千”精神的生动图谱。在资源匮乏、技术封锁的逆境中,他们以不屈不挠的毅力,从学步于微小的起点到铸就为行业的丰碑,深刻诠释了“千辛万苦”的坚韧与执着。

《奋斗的足迹》不仅是对企业家奋斗史的生动见证,更是对当代社会风貌与精神的深刻剖析。在全球化浪潮汹涌、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家们需兼具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勇于探索未知,同时积极回馈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作者以深情的笔触,让我们目睹了这些企业家的光辉历程,更激励着我们汲取其精神力量,为个人梦想与社会进步不懈奋斗。

此外,本书还蕴含着深刻的启示:成功从非偶然之果,而是源于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对事业的无限热爱与不懈努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应当学习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顽强的意志力,同时认识到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支持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有责任创造更加公平、透明、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环境,携手共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总而言之,《奋斗的足迹》是时代精神的缩影与奋斗者群像的生动展现。让我们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以“四千”精神为指引的灯塔,共同绘制属于这个时代的壮丽画卷,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作者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本文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奋斗的足迹》序言)

 

(《人民周刊》2024年第22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22期

上一篇:人类“视距”向地球内部延伸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