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澳大利亚分社首席记者陈效卫博士所著新书《人民日报记者说:表达如何精准到位》以多维度的视角、跨度数十年的丰富案例、广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世界历史地理知识、生动简练的文字十分翔实而有说服力地回答了“表达如何精准到位”。书中指出的种种“失实”“不精准”表达,意味着中国媒体的国内国际报道中尚存在大量由于记者意识不足、知识储备不够、工具开发不足等影响新闻报道质量的“天坑”,这无疑是新闻报道高质量发展需要扫除的障碍。结合该书内容,笔者尝试分享对新闻报道精准表达能力建设的思考。
基于多年新闻报道工作的积累,作者归纳了时间、地点、人物三大主要新闻要素中常出现的典型错误,分析了政治、外交、经济、科技、法律、军事、自然这几大新闻报道重要领域中存在的报道风险,指出了新闻报道写作中文字词语、语法逻辑、数字量词、标号字母中的各种不完美,多维度体系化地告知读者哪里有“坑”、如何避开“坑”,从而增强精准表达意识。
作者分析了新闻报道中“天坑”产生的诸多影响因素,而意识到这些影响因素也将有助于提升精准表达能力。这些影响因素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传统文化常识不足犯想当然的错误。“烟花三月”指的是农历三月,也就是清明、谷雨这段时间,对应的是阳历4月或5月,因此,用“烟花三月”描述阳历3月的新闻语境就欠妥;“旬”用于老人时,十岁为一旬,可以说年过七旬,但“百旬老妇”就不可思议,百旬就千岁了。
写作规范意识不足导致信息误读。2020年简写为“20年”,就会被误读为20年而不是2020年;不当的简称,如《对莫坚持一个中国表示赞赏》中的“莫”易被理解为否定副词,此时当使用全称“莫桑比克”。
错把自造当作创新导致表达失当。一般说“伸出”“摇动”“抛”“递”橄榄枝,报道中用“抛递橄榄枝”就是自造词,两种动作难以协调。
接受人云亦云缺乏反思意识。“负责”是褒义词,但《俄车臣恐怖分子袭警致1死1伤 “伊斯兰国”宣称负责》这类某组织宣称对恐袭“负责”的表达,犯了硬译的错误,是明显的褒义贬用,因为他们“声称对恐怖袭击负责”实际上只是“负责实施了恐怖袭击”。作者认为,报道中常用的“宣称负责”是误用了负责,译为“某某组织称某事系其所为”更为准确。
世界历史地理文化知识不足导致报道失误。报道中出现的“非洲小国不丹”,实际不丹是中国的邻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陆地面积约为46万平方千米,在报道中却被认为是“袖珍国”;联合国不是一个国家,但有报道说“展示了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报道提及“斐济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南太平洋岛国”,实际上同在南太的岛国新西兰与中国建交的时间比斐济早近3年;包含间隔号的“达·芬奇”让人误认为“芬奇”是姓而“达”是名,实际上其全名是列奥纳多·达芬奇,“达芬奇”才是姓氏。
新闻报道精准表达能力建设需要增强以上诸多方面的意识,构建报道“天坑”地图,每每报道自我提醒防止“踩坑”。意识提升与知识储备相得益彰,相关知识越充足,发现问题的能力越强,而持续的知识运用将自然促进意识的提升。广博的知识需要长期有意识的积累。对新闻传播教育而言,多领域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扩展知识结构的有效路径,但最终仍需学习者自觉培养博览群书的意识和能力,从课堂内外汲取营养。对于新闻记者而言,除了需要博闻强记外,也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识数据库,方便查阅,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创建并持续更新适合本媒体的“新闻写作规范”(stylebook)是重要的工具建设。在人人参与的自媒体时代,基本的新闻写作规范手册应当成为公众可得的公共产品。智能传播将赋能知识查询工具建设,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完全依赖机器辨别信息,更不意味着自己可以完全“躺平”。借助工具把知识有效地储备进大脑,装备一个智慧的大脑,才能真正提升“精准表达”能力。
陈效卫的新书《人民日报记者说:表达如何精准到位》对于提升新闻人的精准表达意识、丰富相关知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有较强的工具书意义。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人民周刊》2024年第21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