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收藏历史,传承文脉,弘扬理想

张昆    2024-11-11 15:43:46    《人民周刊》

何微先生是我尊敬的前辈、师长和忘年交。我曾经有幸在他身边工作,彼此是亲密的同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何微先生应当时的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邀请,南下武汉,创办武汉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新闻传播事业迅猛发展,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于是出现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何微先生到武汉是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因此奠定了武汉作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界学术重镇的地位。虽然他在武汉工作的时间不长,却栽培、提携了一批青年学者,我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高级干部、知名学者和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位前辈,他在我们这些青年学子面前没有任何架子,和蔼可亲,与武汉地区不少中青年学者结下了深厚友谊。在我们心目中,他是一个传道授业、立德树人的名师、良师,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大先生。

我们在这里举行何微纪念藏书馆揭幕暨《中国名记者何微》《何微文集》出版首发座谈会,缅怀何微先生,不禁让我回想起过去激情难忘的岁月,一幕幕印象深刻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图为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会会长张昆。(主办方供图)

 

这次首发的两本书《中国名记者何微》《何微文集》,我在来西安之前,就有幸拜读过。孙江院长作为《何微文集》的主编,曾经邀请我为这本书作序,我诚惶诚恐。我只是何微先生的一名学生、晚辈,在我心目中,他可是泰山北斗级的存在,哪里有为其作品作序的资格?我开始是婉拒,但是孙院长执着说服,建议我以晚辈后学的身份,写一篇纪念文字作为代序,我才勉为其难完成了他交代的工作。

看到这两本书,真是感慨良多。《中国名记者何微》展示了何微作为名记者的鲜明形象——战火硝烟中与和平建设时期的何微先生,他怀抱着理想与信仰,牢记使命,坚持原则,是老一辈职业新闻工作者的典范。《何微文集》则汇集了何微先生作为一个学者、新闻界领导者对新闻传播工作的思考,以及对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规律的探索,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何微先生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成果。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何微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5年,但是他的新闻实践、研究探索、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通过这两本书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教育史上宝贵的思想财富。借助这两本书,我们后辈学人能够继续与何微先生进行跨时空的对话,从他深邃的思想库存里获得滋养。在这个意义上,新华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我要向两家出版社、向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表示祝贺!

何微纪念藏书馆意义更加重大。听何微先生的外甥张振林先生介绍,何微先生塑像与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门前的铜像是基于同一模版铸造的两个塑像之一。这座塑像逼真传神,比较完美地呈现了何微先生谦厚和善、严谨求实的学者、导师风范。他面对我们微笑,仿佛在鼓励我们继续发言,坦诚交流。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到精神力量的涌动。在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的黄金宝地,拿出近百平方米的面积,建设何微纪念藏书馆,不能不说是一个大手笔。在此,我要为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点赞。

我以为,何微纪念藏书馆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保留了中国新闻传播史上一份重要的历史传承。在这里,不仅有何微先生的著作,还有他的手稿、书信,发表有他作品的书刊,以及他曾经使用过的物品,在较大程度上丰富了文集的内容。对我而言尤其感到亲切的是,上世纪80年代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新闻系主任汪新源教授给他的信及当时华中工学院新闻学系本科的培养方案。这张蜡纸打印的教学方案,现在看起来略显粗糙,但正是这个方案,培养出了华中工学院最早一批优秀的职业新闻工作者。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演变过程,新闻传播教育也是如此。从这些前辈留下的遗物中,追溯来路,才能够深刻地领会过往的艰辛。

其次,何微纪念藏书馆的精心布置,各种书刊、信函、手稿、文献及物品,巧妙地建构、还原了往日的历史场景,把我们带入了历史的现场。战争时期的硝烟弥漫、和平建设时期的组织宣传,浓烈的历史氛围,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何微先生在论文、新闻作品中表达的真正意涵。在此,我真正地理解了历史学家们的坚持:我们绝对不能满足于在文本上简单地解读历史人物的思想,必须设身处地,立足于历史人物当时的境界,环顾历史人物面临的现实环境,深思明辨,才能对历史人物留下的文本做出正确的理解。何微纪念藏书馆的价值即在于此。

也正是基于同样的考虑,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准备发起筹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博物馆。我们的初衷和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各位同仁是一样的,可谓殊途同归。在这里我们找到了知音,何微纪念藏书馆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建设新闻传播教育博物馆是大家的事业,我们借助于新闻传播教育博物馆、纪念藏书馆,可以收藏历史,还原现场,传承文脉,弘扬理想。从这里出发,不仅能够沿着来路找到我们的初心,更能够深刻地领会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光荣和骄傲。我也想借此机会向新闻传播教育界发出呼吁,支持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建设新闻传播教育博物馆的努力。

(作者为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会会长)

 

(《人民周刊》2024年第20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20期

上一篇:数智赋能,开拓出版新空间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