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何微”,中国新闻传播学界闪亮的符号

范九利    2024-11-11 15:40:46    《人民周刊》

图为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主办方供图)

 

何微先生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起来的一批新闻学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和其他两位学者被我国新闻界盛誉为“北甘(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教授)、南王(复旦大学王中教授)、西北何(西北政法学院何微)”,是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践行者和理论研究者,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奠基人。

西北政法大学的新闻教育最早可溯源到陕北公学期间开设的新闻课程。1941年9月,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三校合并,成立了延安大学。随后,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和行政学院也陆续与延大合并,这就是史称的“八校合一的延安大学”。1946年9月,李敷仁被陕甘宁边区政府任命为延安大学第四任校长。李敷仁“教师加报人”的特殊经历,决定了他既深谙教育规则,又熟悉新闻规律,成就了他后来担任延安大学校长的资历和经验,也影响了他担任校长后即作出在延安大学设立新闻专业的决策。1946年12月18日,延安大学在《解放日报》上,刊登了《延安大学招生启事》,首次披露了延大增设新闻班,并于1946年12月开始招收新生的信息。1947年1月11日,《解放日报》又刊登了《延大增设新闻班外文班  聘名教授多人执教》的新闻。

1947年1月,延安大学新闻班正式开课,首任班主任是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范长江曾说过:“延安大学新闻班,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个新闻系。”几十年薪火相传,这一时期的新闻教育是我校新闻教育的起源,李敷仁校长和著名记者范长江正是我校新闻教育的创始人。“老延大”新闻班历经了新闻班的开办、“野战大学”到新闻教育正规化的探索等阶段。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5月23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发布指令,延安大学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新闻班逐渐发展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新闻系。为了适应西北各省解放对大量干部的紧急需要,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主要开始承担干部的培训工作,存在了近3年的新闻班停办,学生提前毕业分配工作。“老延大”新闻班完成了历史使命。

正是基于陕北公学时期新闻课程、老延大新闻班和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新闻系的历史传承,1959年,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专业获批设立。1962年,曾先后任新华社山西、江苏、北京分社社长及文化部出版局负责人、《山西日报》创始人之一的何微先生出任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全面分管新闻系。20世纪60年代,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当时国家经济处在困难时期,全国教育界也因此大规模撤并高等教育专业,作为当时新兴专业的新闻学自然被列入裁撤之列。经过何微先生的努力争取和上下协调,学校成为西部地区唯一还在继续培养新闻专业本科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当时,全国最终被保留继续培养新闻学专业人才的院校仅有3家(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西北政法学院)。从1960年至1964年,学校共培养新闻专业学生79人,毕业时,被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红旗杂志社等中央级和省市级媒体一抢而空,其中40人分配到中央级传媒和单位,38人主要分配到省市级传媒单位。1964年因国家高等教育调整而停办。

20世纪90年代,何微先生首倡西北政法学院要“恢复新闻系”,并结合学校法学特色,创办法新结合的法制新闻系。当时,全国新闻院系办得过多过滥,仅西安市公办和民办的新闻传播院系达20余所(含电大与成人自学考试),毕业生供大于求。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专业要获得国家教委批准,属于“逆势而上”。1996年夏,何微先生建议并亲自参与起草了一份申请复办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专业的书面材料,达成三点说服国家教委的理由与申报根据:一是“恢复新闻系”而非新办;二是办全国独一无二的“法制新闻专业”(并对开设课程、每学期课程设置做了相应安排),属于填补空白而非“扎堆”抢生源;三是现有师资队伍与兼职教员相结合,以何微作为学科带头人,而非民办院校新闻院系病急乱投医,在校外“拉差”充数。

随后,何微先生又积极奔走呼吁,并在西北政法学院1964年首届新闻专业毕业生刘炳琦(时任陕西教育委员会主任)的鼎力相助下,1999年1月,在何微“复办”而非“新办”,以及能彰显出西北政法学院办学特色的“法制新闻”理念下,学校申报的新闻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复,并同意恢复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专业的招生工作。学校在原有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法制新闻系”。“法制新闻系”的命名体现了“申请复办西北政法学院新闻教育的方向,这正是何微对过去在西北政法学院从事新闻教育的深入思考”,在他提出“法学与新闻学相结合”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学校新闻专业突显“法新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势,为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专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何微先生一生学术成果丰硕,在他62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和新闻教育实践过程中,发表学术论文及新闻报道数百篇,并纂有《新闻学纲要》和《中国新闻思想发展研究文集》等新闻学著作,形成了百余万字的新闻文献资料,这既是我党在延安时期“红色新闻工作”的历史见证,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保留这一珍贵的文献资料,扩充完善学校红色新闻教育的校史档案,也为深切缅怀何微先生的新闻业绩与对西北政法大学新闻教育的巨大贡献,同时追思并学习何微先生为我国现当代新闻事业发展不懈奋斗的高尚品格,在西北政法大学党政领导的支持下,由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与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共同组织,经过缜密构思与细致准备,特在学校长安校区图书馆(4层)设立何微纪念藏书馆,将何微先生临终前捐赠给学校的《太岳时报》等老报刊、各种新闻文献及他本人百余万字的手稿、书法,及其家属、学生捐赠的图书和他生前的书信、遗物等,用于学校师生研究学习、传承和纪念何微先生的新闻教育理念与新闻思想。

为了将何微先生的新闻情怀、教育理想和人格魅力发扬光大,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已连续举办八届“何微新闻奖”学者论坛和研究生论坛。8年来,论坛吸引着全国近百所高校优秀新闻传播学者和业界精英的投稿,已有逾千篇优秀论文和新闻作品脱颖而出,出版了7辑《何微新闻奖优秀文辑》,已在全国新闻学界业界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何微”这个响亮的名字,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界一个闪亮的符号,一座巍峨的丰碑。

何微纪念藏书馆的设立,不仅是对何微先生最好的缅怀,更是对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一次重要推动。它将成为学校师生学习何微先生新闻理念、传承他教育思想的重要场所,也将成为学校与外界交流、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何微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何微纪念藏书馆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力求还原何微先生的学术生涯和生平事迹,通过展示他的著作、手稿、照片、遗物等珍贵资料,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风范。同时,我们也希望“何微纪念藏书馆”能够成为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的一个新起点,推动学校在新闻传播领域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何微先生一生致力于新闻教育和研究事业,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新闻理念、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如同这秋天的硕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作者为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人民周刊》2024年第20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20期

上一篇:数智赋能,开拓出版新空间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