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和春秋有很大不同。春秋,可以说是西周的延续,我们仍能看到礼乐文明的余章。到了战国,礼崩乐坏,社会结构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是权力的转移。春秋时期是一个权力逐步下移的过程,天子的权力向诸侯转移,如春秋五霸;诸侯的权力向卿大夫转移,如晋国六卿、鲁国三桓;甚至有的诸侯国出现了卿大夫的权力向家臣转移的情况,如鲁国季孙氏的家臣阳虎。而战国则反其道而行之,列国变法,权力开始越来越集中,在这个权力集中的过程中,贵族阶层消失了,君王直接掌管农民,新兴“贵族”只是替君王打工的官僚。
春秋时的战争主力是贵族,农民只是辅助。贵族从小学习礼仪,各国贵族之间不是族亲就是姻亲,打起仗来也彬彬有礼,总体伤害性不大。而战国时战争的主力出自农民,相互之间也没有血缘关系,战争成为生死之战,以杀伤对方为目的。同时,因为贵族人数少,春秋时的战争规模很小,对生产的破坏也有限。而战国时期,农民基数大,动不动出兵数十万,惨烈程度也是空前绝后。
农民毕竟没有文化,虽然君王掌控一切,国家的管理还需要有文化的人来帮忙,于是士族兴起。士原本是封建制度下最低等级的贵族,有文化,但没土地,到了战国,所有失去封地的贵族都可以称为士,平民通过学习也可以成为士。这是战国时期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士子们怀揣梦想,博览群书,寻求治国存亡之道,以各种学说游说君王,以期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我们看到“百家争鸣”的盛况。诸子百家互相学习,又互相攻击,以图用言辞打动君王,最终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这其中,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法家无疑是最大赢家,而倡导恢复周礼的儒家显得格格不入。
如果把战国历史做一个简单的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是变法图强,中期是合纵连横,后期是秦并六国。战国的历史比春秋略短,但也有200多年,可今天能看到的战国史料却比春秋少得多,春秋好歹有一部完整的《左传》,而战国的史料大多被秦始皇烧了。后人能看到的战国史料,主要来自《战国策》和《秦记》,连司马迁也不例外。《战国策》是纵横家游说君王的说辞,其中夸大其词、张冠李戴的事不少,算不得严谨的史料。《秦记》的问题也不少。列国之中,秦国的文化最落后,秦国设置史官的时期很晚(前753年),而且秦国史官所记录的历史很不规范,没有年月不说,还经常报喜不报忧。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秦国在某年夺取了某城,过了几年,又出现秦国夺取某城,这是因为中间某城被别国夺回去了,但《秦记》没有记载秦国战败丢城的事。还有很多小诸侯国,是如何被大国灭亡的,其间发生了什么,由于《秦记》没有记载,我们也无从得知。司马迁之后,《秦记》也失传了。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急剧变革的时代,影响了中国此后两千年的历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我一向奉行“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的读史原则,尤其不喜欢寻章摘句,但战国给我们留下的史料连“大略”也难以做到。
总之,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战国史是一部残缺的历史,缺少很多必要的环节。或许,随着考古文物的出土,将来我们能弥补些许遗憾。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透过地理看历史:战国篇》序言)
(《人民周刊》2024年第16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