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桑榆晚景霞满天

沈清    2024-08-19 10:30:44    《人民周刊》

《文艺名家往事》共收入曹致佐用景仰之心创作的30余篇人物传记。36万字的笔墨凝香,精准而洗练地刻画了包括周恩来、巴金、刘海粟、林散之、马烽、韩美林等众多名家的精神风貌。令人惊喜的是,读完这本倾尽心血的佳作,即刻明了这些饱受赞誉的大师何以会荣膺名声显赫的桂冠:杰出的政治家、文艺界的良心、一代宗师、传奇大家、当代草圣……言之凿凿,行之灼灼。可以说,这是一本人文荟萃、灿若群星的传记文学集。

 

 

从书中任何一篇开读,都会被带有各自个性的精神力量所鼓舞。细读之,我仿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因感怀而惊喜,渐渐进入了这些大师丰富多彩的生活:艰难探索中的喜怒哀乐、亲密无间的深情厚谊、曲折遭遇中的傲骨凛然……力透纸背的文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他们钟灵毓秀的家国情怀。

在众多精彩的篇章中,有七篇着墨于周恩来。周恩来是我母亲的亲伯父。母亲曾多次给我们讲述日常生活中周总理对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善心善行的生动形象,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母亲著作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伯父周恩来》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可以吃饭了!”听见伯伯的招呼声,客厅里的人抬头一看,不觉都有些意外,刚才还穿着洁白短袖衣的伯伯,此刻胸前扎上了一条白布围裙,手里还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菜碟,他动作利落地往上一放,大声说:“秉德、华章快扶六爷爷入席,大家一起入席,今天是为了给六爷爷祝寿,我特意做了两道家乡菜——绍兴梅干菜烧肉、淮安清蒸狮子头。味道地道不地道,要请六伯您老人家打分了。”

六爷爷笑盈盈地先夹了一筷子梅干菜,放进嘴就连连点头。

反正我们孩子都没吃过家乡菜,只要是荤菜都好吃,我也记不清六爷爷当时怎样评价伯伯做菜的手艺,只记得伯伯做的那两道菜都吃得底朝天,只记得六爷爷那天总在呵呵地笑,白胡须不停地颤抖,那满意幸福的模样,让人无法忘怀!

这一事例,我惊叹与《文艺名家往事》中所描写的周恩来和赵丹松皮带吃红烧肉的风趣动人的景象,何其相似乃尔!若以此类比,何尝不可相互印证?这种有礼得体、敬人上宾又不分彼此的亲和力,绝不是凭空臆造,细节的逼真表明了这完全是取材于生活的真人真事。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两位作者没有写他的大将风度,也没有着笔于他气壮山河的壮举,而是不约而同都选择了寻常百姓家不足挂齿的小事。别看这区区小事,恰恰写出了人们所看不到的伟人的另一面——质朴仁厚的本色。对人民、对同胞,他的善心善行犹如阳光普照,对朋友或下级也柔如春风!

人物传记的特点是真实。曹致佐先生笔下的周恩来亲切而生动。他刻画的周恩来,由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也就格外地可信、可近、可敬、可爱。正因为周恩来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动人心魄,读者会发自内心把他作为自己的楷模。

在《文艺名家往事》中所刻画的众多不朽大师,都是生活中真实原型的再现。如果对笔下人物没有深刻的洞察力,没有形成自己对写作对象深刻的了解、休戚相关的理解、更深层次的独到见解,那么,就不可能下笔有神,把握语境、营造氛围,使得篇篇都弥漫着书香墨韵。令人欣喜的是,曹致佐重彩泼墨于他们凭借拓荒者的精神,在琴棋书画的各个领域,以有涯逐无涯、有限孕无限,从而创造了辉煌!不仅如此,他笔锋一转,聚焦于以文会友的雅集,在酒的醇香与肉香四溢的大快朵颐中,尽显各位文人雅士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

《小画巨幅爱无涯》写的是几位文人画家相聚一室,话题由品画论文谈到黄胄画的驴。美术界有种说法: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是中国水墨画的“四绝”。黄胄画了一辈子的驴,有人就送他一个“驴贩子”的雅号。他在乱世凶年被困于乡下驴舍,与驴同吃同住……是周恩来拯救他于危难之中。

中国有一个传统是知恩于心、感恩于行。黄胄不仅仅是知恩图报,他从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以家国情怀的崇高境界来提高自己的认识:周恩来之所以得到党内外广大人民群众持久而深切的怀念,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集大功大德于一身。他的大功中浸透着他的大德!黄胄对周总理认识上的思想升华,开启了他创作心路历程的发端,催生了他构思的萌芽,最终使他创作并绘制出《鞠躬尽瘁为人民》这一垂世之作!这幅纪念性长卷营造了欢乐的气氛,以总理独特的笑貌和手势为中心,再现了领袖为人民、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读完全篇细思细想方始明白,作者通过笔触细腻的铺垫,交代了背景、人物关系等,这样让读者感情不断升温,从而增加了《鞠躬尽瘁为人民》这幅垂世之作的吸引力和艺术效果!

在《白痴啊白痴》一文中,曹致佐娴熟地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大学教授赵白生给自己起了个自贬身价的“白痴”这一带有贬义的绰号,令读者困惑、费解、疑云重重,由此产生了急切的期待心理。于是,作者在去伪求真、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渐渐拨开密布在读者面前的疑云,显露出庐山真面目:赵白生这位中年学者最动人的品质,就是对事业的专注到了忘情而痴狂的地步,他永远走在不断探索的路上。为了把不同国籍、志同道合的老朋新友团结在对传记文学的深入研究之中,他的足迹从北大的未名湖畔延伸至大洋彼岸,或是查尔斯河畔的哈佛,或是塞纳河左岸的咖啡馆……他的不辞劳苦、跋山涉水,使人们认识到,赵白生不仅仅是学者、是读书人,还是长袖善舞的文化交流的活动家。他善于带着自己的学术见解和热情到处散播火种,把许多致力于研究传记文学的中外作家、专家、学者吸引到“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的周围。

看到这里,读者恍然大悟,也就更加理解了“人生自是有情痴,莫笑痴情太轻狂”。细想方始顿悟,“白痴”的含义用在不同人的身上,其意义大相径庭。显而易见,赵白生教授取号“白痴”绝非自贬其辱。恰恰相反,这何尝不是自己对事业执着追求的鞭策?白痴啊白痴,“人生自是有情痴,情到深处会痴绝”。读者在恍然大悟之际,不但获得认知上的满足和艺术上的享受,还对人生的奋斗充满着遐想。

应该说,作者所刻画的赵白生这个人物不仅真实而且生动。其实,该书所撰写的众多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对各类艺术的探索和创新,都为我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极有价值的贡献,成为时代的典范。他们不但具有真实性,还因为每一篇都具有文学性,既生动又富有感染力,每一位先哲大师都会在我眼前闪烁,激励着我,令我永远不会忘怀。

《文艺名家往事》这部传记文学集,是一位耄耋老人倾尽一生热忱、对那些杰出文艺名家深情回望的记录。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曹致佐虽已垂暮,却依然是一个尊老敬老、知恩图报的人。其文如人,这似乎正是他的个性在纸上的展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虽“廉颇老矣”,但依然是一个热情奔放的人!

(作者为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人民周刊》2024年第14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14期

上一篇:郑钦文夺冠与80余年前的一张照片——老体育照片里流淌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