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郑钦文夺冠与80余年前的一张照片——老体育照片里流淌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

2024-08-16 17:31:01    人民体育

巴黎奥运会前夕,《百年中国体育图鉴》在湖南出版。

作者从五万多份晚清、民国、新中国的珍贵老报刊中精选出760多幅中国各历史阶段珍贵、罕见的体育历史老照片,为读者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国体育图鉴》

 

这些老照片,其实并不定格于它们被拍下的那一刻、那一个时代,我们今天的诸多方面,或许都可上溯到那个时刻。

193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运动员只有一个

“第一次参加奥运大赛的中国运动员,单刀赴会,黯然而归,留下了一抹辛酸的回忆。”

《百年中国体育图鉴》中,作者李润波颇为遗憾地回顾了第一次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奥运会。那是1932年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举办地是美国洛杉矶。那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是第八个出场的。从当时留下来的照片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运动员、教练和官员、工作人员等加起来才6人。这6个人的代表团中,身份为上海青年会体育主任的托屏,还是美国人。运动员只有一个,他是“以短跑著名”的辽宁人刘长春,他手擎大旗在最前面。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第八个出场,前面举旗者为刘长春。

 

李润波在《百年中国体育图鉴》中,简练地讲述了刘长春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背后的故事。

最初,第十届奥运会举行前,中国接到国际奥委会发出的邀请函的,是全国体协。接到邀请函后,全国体协向国民政府提出参加申请。当时主管体育的教育部认为时间仓促,反对参赛。而日本却想趁机把他们扶植起来的伪满洲国推向世界,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伪满洲国的参赛申请。日本还密谋让东北籍的运动员刘长春、于希渭等代表伪满洲国参赛。

消息传开后,爱国人士纷纷要求国民政府选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粉碎日本的阴谋。关键时刻,刘长春在《大公报》发布声明:“苟余良心之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接着,中长跑运动员于希渭也以身体抱恙为由拒绝替伪满洲国参赛。几经周折后,中国决定派刘长春参赛。

搭乘邮轮去美国参赛的刘长春在停经日本神户时,有日本记者问刘长春是代表中国还是伪满洲国去参赛,刘长春和他的教练宋君复严正以告:“我们是中国人,当然代表中国。”7月29日,邮轮抵达洛杉矶。刘长春和宋君复受到了华人和美国奥委会的热烈欢迎。

 

△当时申报对刘长春的报道。

 

第十届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参加了100米和200米预赛,他很想获得一枚奖牌,但都止步于预赛。不过即便如此,那届奥运会于中国来说也意义重大,这不仅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在奥运会上亮相,更主要的是粉碎了日本酝酿的分裂中国的阴谋。

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是中国第二次派出代表团参赛的奥运会。《百年中国体育图鉴》中,这届奥运会的图片明显多了不少。集训有图片、启程有图片,比赛的图片自然更是少不了。

 

△1936年,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的中国网球队员。

 

正在举行的巴黎奥运会,夺得中国首个奥运网球女单冠军的郑钦文被认为是创造了历史,为中国网球书写了新的篇章。这新篇章的前传,或许可追溯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那届奥运会,中国有4名运动员参加了网球比赛。网球运动被认为是一项高雅的运动,4名网球运动员在柏林的亮相,表明彼时即使深陷内忧外患,中国也不缺高雅的土壤。时移世易,或许1936年时中国的“高雅”土壤并不多,但到80多年后的现在,那块“高雅”土壤不知扩张了多少倍。据国际网球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网球报告》,2021年中国以1992万人成为全球网球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同时,中国网球场的数量也为全球第二,达49767片。这样看来,郑钦文的夺冠毫不意外。

一张张体育老照片,展示的不只是体育发展史

既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书报刊收藏委员会主任,又是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的李润波,在《百年中国体育图鉴》中,表面上给我们展示的是中国的体育发展史,实际上展示的是国力发展史、文明互鉴史、现代中国人精气神的塑造史等等。虽然书中的图片多是黑白的,但这些图片所承载的却是非常丰富、可作多角度解读的语言。

在《近现代西方竞技体育项目的输入》这一节的配图中,有创刊于1890年的《飞影阁画报》的一张题为“明眸皓腕”的图。图中画的是几位穿清装的女子打台球的情形。与“明眸皓腕”同一页的,还有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时事报》刊登的高等学堂按西方比赛规则举办的足球赛的一张图片。图片上,几个观众的长辫清晰可见。

 

△清末,《飞影阁画报》中的女子打台球图。

 

《飞影阁画报》和《时事报》都是百余年前上海的报刊。上海是中国近代体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1843年上海开埠后,西方侨民纷纷涌入,其所携卷着的西方文化在上海传播开来,赛马、划船、网球、台球……近代体育项目的种子乘着西风漂洋过海,在黄浦江畔落地发芽。

李润波介绍了西方体育项目传入中国的三条渠道,其中之一,便是租界传入,上海便是一个典型。另外的两条渠道,一是传教士的推广,一是留学生留学归来带回来。

不管是哪条渠道,随着西方体育项目的传入,中国的全民体育意识明显得到提高,各方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1912年,孙中山就曾说过:“夫欲国家之坚强,必先求国民体力之发达。”

1917年4月第三卷的《新青年》刊登了青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撰写的《体育之研究》。“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毛泽东认为我国民众体质太差,这样的国家很难强大起来,撰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改变这种状况,让民众强健起来,让国家强大起来。

李润波在《百年中国体育图鉴》中全文收录了毛泽东发表在《新青年》上的这篇《体育之研究》,他认为毛泽东毕生都是体育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体育之研究》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百年中国体育图鉴》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随着图片由黑白转向彩色,中国的体育由弱转强,中国的国力也由弱转强。而当下,正如本书作者在《众志成城——当代社会体育之一瞥》这一节的结尾中所说,“体育强国梦正在汇入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

对话丨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潇湘晨报:您在《百年中国体育图鉴》序言中表示,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体育精神是古已有之,还是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近现代才形成的?

彭元元:中华体育精神脱胎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之中,但并非古已有之的一个既定完整概念,而是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逐步形成并发扬光大,由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得出的。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体育精神反映着中国体育的价值导向和文化追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和鲜明表现,更是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潇湘晨报:在《百年中国体育图鉴》里,我们看到,体育的交流,其实也是文明、文化的交流。现代体育在中国的广泛流传,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彭元元:体育是一种全球人类共同的活动,不仅有身体上的竞技,也伴随着文化和精神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文明交流互鉴的形式多样,作为无需翻译的“世界语”,体育运动更是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现代体育在中国的广泛开展,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现代体育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增强了体质,从而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健康水平。学校开始重视体育教育,将体育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毅力。体育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社会观念的变革。现代体育强调公平竞争、个人努力和团队合作,这些观念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育赛事成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象征。例如,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激发了广大国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现代体育的国际交流也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的“桥梁”。通过参与国际体育赛事和活动,中国人民与其他国家的人民之间实现了“民心相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地起到了沟通人民心灵的作用。体育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如体育用品制造、体育赛事运营、体育旅游等。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现在的中国,早已经成为全球体育用品生产大国,各种世界大赛和各国人民的日常体育锻炼中,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体育装备随处可见。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也是中国对世界体育发展与各国人民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贡献。

 

彭元元,《百年中国体育图鉴》总顾问,人民网人民体育事业部总监、中华少年强·体育影视新时代工程主任

 

潇湘晨报:历史上,西方媒体将衰败的晚清称作“病夫”,当时不少中国有识之士把体育的推广当作提振国民精气神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到体育不只是强筋骨,还可以“增知识”“强意志”等。以中国为例,您觉得体育或体育精神对国民的塑造起到了哪些作用?

彭元元:体育和体育精神在塑造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育活动能够强健人民的体魄,从而能够更高效地参与社会工作和更加幸福地生活。

参与体育活动往往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能够培养参与者坚韧不拔、勇敢面对挫折的意志品质。体育竞赛激发了每一个社会个体的竞争意识,使其在更多的社会领域也能有追求卓越、努力超越自我和对手的意志。许多体育项目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协作和配合,能够强化合作观念,理解团队的力量,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体育活动有助于心理健康,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体育赛事都有明确的规则,能使参与者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公平竞争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在国际体育赛事中,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优异成绩能够激发每一个国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潇湘晨报:您认为《百年中国体育图鉴》的出版有哪些方面的意义?您个人看完《百年中国体育图鉴》后有些怎样的感想?

彭元元:《百年中国体育图鉴》是中国第一本专门写给青少年的中国体育史书,对中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中华体育精神对于培养中国青少年的优秀品质具有独特的教育和激励作用。《百年中国体育图鉴》就是一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优秀著作,图文并茂,内容翔实,跨度长,涉猎广,是一本精彩的近代以来中国体育史料图文汇编,许多珍贵的历史旧影让人惊叹不已。一张张中国体育历史老照片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中华体育精神在其中澎湃奔涌,如滔滔黄河、滚滚长江,历久弥新。强健的体魄、睿智的头脑,让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百年中国体育图鉴》的价值,就是要用中华体育精神,锻造时代新人的精气神,激扬中国青少年的志气、骨气、底气,推进全民健身,建设体育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大任。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叶片上摇曳着春天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