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什么?村庄发展的内外动力在哪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怎么走?“窥一斑而见全豹”,由劳罕、邢宇皓、卢泽华、常河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以苏皖交界处伍员山下两个村子在党领导下的农村改革、乡村振兴、村庄巨变为案例,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东部乡村30年变迁进行细致观察和生动书写,对时代之问努力给出现实解答。
作品发挥记者深邃的洞察力和文学家的雄浑笔力,在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相结合的基础上,把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凝固为文学文本,可谓新闻大视野下新乡土文学写作的突破。
勇于发现问题并善于解答问题,深刻的思想性,积极干预现实生活的能力,是这部作品的显著特色。
《山这边,山那边》聚焦当代农村改革发展的热点,书写党的政策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基层的贯彻落实,直面基层社会建设的难点和问题,通过长达30年的追踪调查,用两个村庄的比较案例法,深入探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和宝贵经验。作品人物典型,事迹突出,生产生活中的曲折和波澜细节充盈、含义丰富。
以这场长期调研为底料创作的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坚持问题意识,坚持整体观和辩证思维,坚持实事求是,对来自鲜活生产生活现场的经验进行归纳。这些经验公开报道后,在乡镇掀起大讨论,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风尚转变。
体现鲜明的人民性,“用最接地气的话,讲最火热的话题”,形象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使这部作品引发共情。
《山这边,山那边》善于捕捉当代中国乡村建设发展中的新变化、新风尚,不仅采写素材全部来自作者对当代乡村现实的第一手调查研究,题材和案例具有独家性,写作角度具有高度原创性,而且自觉站在人民立场观察和思考问题。
“山这边”的安徽省郎溪县下吴村与“山那边”的江苏省溧阳市洑家村,“同溪”“同山”“同一起跑线”,从不同步伐、不同节奏到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其间的迷茫、奋斗、曲折、梦想、波澜、发展以及你追我赶、“比学赶帮超”,蕴含着跌宕起伏的故事。通过两个相邻小山村30年改革发展事实,生动论证了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正是因为悬系着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抓准了时代的脉搏,抓住了写作的重要根源——生活,作品所抓话题才会及时有效,所议问题才会切中肯綮并具有温度和高度。
作品回归“报告”和“文学”本位,充分彰显报告文学重视时度效的文体优势,形象饱满,细节扎实,语言清新、淳朴、贴合生活又耐人寻味。
关于报告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如何相得益彰,近年来探索很多。在现实主义精神的烛照下,《山这边,山那边》引入第一人称视角,将两个村落置于显微镜下进行长期细致观察,并将村庄内在的微妙悸动和村庄外部的细致变化,巧妙重构为生动的文学故事。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形象,抓住人心、人性和环境特点,富含时代信息和文化特质。古老而葆有活力的村庄经由精心锤炼的接地气的语言呈现出来,令人难忘。
好作品一定是生活的馈赠。作为一部兼具思想性、人民性和文学性的报告文学作品,《山这边,山那边》在创作层面的确有一些经验值得总结。其中,作者求真务实、心忧民生的情怀和态度尤其给人启发。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
(《人民周刊》2024年第13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