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公公儿媳对簿公堂,法官解“法结”化“心结”

2024-12-13 15:41:21   

12月6日,平利法院家事审判团队成功调解一起共有物分割纠纷,双方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成功达成和解。

该案涉及死亡赔偿金的共有物分割,故者小丁系原告老丁之子、被告小丽之夫,被告小丽与小丁婚后共同生育一子一女。2024年,小丁在外地其任职公司安排的安装电梯施工作业中不慎坠落身亡。事发后,公司向小丽名下的银行账户一次性支付了小丁的死亡赔偿金等费用。后老丁和小丽多次就分割赔偿款事宜进行交涉,作为共有物的共同所有人,因共有物的分割方式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最终对簿公堂。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深入分析案情,考虑到案件当事人关系特殊,亲情已经出现裂痕,在共有物纠纷中经过多次协调均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若矛盾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加剧两辈人,乃至三辈人之间的矛盾。鉴于双方在分配数额上存在分歧,承办法官在掌握当事人矛盾症结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前调解。

调解中,承办法官从亲情的角度出发,提醒双方当事人珍惜彼此关系,不要因为财产纠纷而破坏家庭和谐,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双方详细解释了共有物分割的原则和方法,让双方当事人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更清晰地认识。

最终,经过法官的耐心调解,双方接受了法官提出的调解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平利县人民法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遭遇“小人国”消费陷阱如何维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