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陕西合阳司法局:发挥职能优势 护航乡村全面振兴

2024-10-17 15:45:20   

今年以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司法局深入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以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助力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加快合阳“一区一地一县”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坚持高位统筹,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

立足“一个统抓、五大职能”,主动融入中心大局,把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纳入乡村全面振兴“大盘子”,出台《乡村法治建设提升行动推进方案》,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活动,确保全县全年法治乡村建设方向明、任务清、措施实。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在硬件建设、人员力量、经费保障等方面向司法所倾斜,将司法所打造成乡村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局党组将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选派3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驻村帮扶,每年初制定联村驻村帮扶计划,每月局领导干部带头实地入户走访调研,每半年专项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及时协调解决村级发展的各项困难,从“法治”视角指导村两委班子履职尽责。

坚持高效供给,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始终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坚持用高水平法治守护群众幸福生活。连续4年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合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打造“一公里法律服务圈”,在镇(街)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个,在村(社区)安装公共法律服务终端156台,全县226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群众在家门口便能和县里的律师视频通话。在微信公众平台链接全县律所、律师,坚持“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双号并行,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和“薪暖农民工”行动,实现了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高效的法律服务。今年来,合阳县热线、网络、实体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共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160余人次,办理农民工援助案件28件,为农民工讨薪20多万元。

坚持法德融合,提升乡村依法治理水平

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创新乡村普法形式、拓展普法载体、丰富普法内容,深化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借力新媒体平台开展法律服务专项讲解,针对社会关注度高的社会问题进行释法说理。开展“赶集式”普法,以“法律九进”活动为载体,组织普法志愿者、律师、公证员等走进机关、企业、学校、农村等地“摆摊设点”。开设“法治乡村大讲堂”,组织普法讲师团、村(居)法律顾问举办法治讲座90余场次,培养乡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1080余名。持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全县获评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2个,乡村法治化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以和为贵,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以“基层之治”夯实“合阳之治”。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的实施意见》,实行人民调解案卷“以案定补”管理办法,每年年初选树表彰优秀调解员,全面夯实人民调解的制度根基。县综合人民调解委员会采取“六调合一两联办”“一室一所一基地”的运行机制,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综合式”纠纷化解服务,让群众反映问题“只进一门”“最多跑一次”。指导全县12个镇(街)223个村(社区)建立调委会235个,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遍布城乡、扎根基层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严把镇村人民调解员“入口关”,从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中共选聘人民调解员1269名,同时通过以会代训、岗位练兵、案例会商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调解员的实战技能。

下一步,合阳县司法局将立足职能定位,以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听民意、纾民困、解民忧,探索开辟法治护农、法治强农、法治兴农的合阳新路径,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为打造乡村全面振兴合阳样板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合阳县司法局)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冰城公安:用守护绘就秋收“平安色”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