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四川邛崃法院敲响法治“上课铃” 护航青春助成长

2024-09-30 15:09:07   

为充分发挥“法治校长”司法护航作用,切实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开学以来,邛崃法院法治校长、指导员及西南政法大学实习生一道走进校园,为同学们敲响了开学法治第一课的“上课铃”。

法治校长、指导员们围绕“正确使用网络工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主题开展宣传教育,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青少年身心特点,通过邛崃本地案例引导同学们认识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以案释法,以案学法,教导同学们树立法治观念,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小公民。

西政实习生在邛崃法院法治校长指导下,重点围绕“校园欺凌的认识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等方面进行授课,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校园欺凌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引导同学们勇敢地向校园欺凌说“不”。向同学们介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引导同学们提升防范意识,掌握防范方法,既不当电信诈骗的被害者,也不当电信诈骗的参与者。

活动中,法治校长、辅导员和西政实习生们通过现场举事例、互动问答等方式,引导大家共同讨论相关话题,回答同学问题,现场氛围活跃热烈,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

相关负责人介绍,邛崃法院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织密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网,为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邛崃市人民法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亚布力分局交警大队开展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行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