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山西朔州朔城区人民法院多举措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2024-09-13 11:06:39   

为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朔城区人民法院多措并举,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线上线下 做优服务

坚持一次告知,首问负责,在立案窗口张贴《立案材料一次性告知书》;开通涉企绿色通道,尽量做到让当事人进一次门、跑一次腿、办一次事;对于网上立案及跨域立案未成功的案件,明确告知未审核通过原因及需要补充的证据材料。

大力推广线上、线下就近多渠道立案方式,对前来窗口进行现场立案的当事人,如符合立案条件并有调解意向的,及时转入诉前调解室进行处理;若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经法官释明后做到当场审核、当场立案。在立案大厅增设自助电脑、打印机、文书填写模板指导等,导诉台配备导诉员,专门负责解答当事人尤其是异地企业关于网上立案的相关问题。

充分利用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律师服务平台等进行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等,减少当事人诉累,网上成功立案的案件全部实现网上缴费。做好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及深度应用,引入新视云电子送达平台,70%以上的案件实现了电子送达,大大提高了送达的效率,缓解了送达难问题。与公证处合作,对于需要现场送达的案件,公证处人员与我院送达人员实现了现场公证送达,缩短了公证时间和审判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公证送达纠纷。

优化管理 提质增效

进一步完善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机制。立案庭组建速裁团队,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特邀调解员等组成,根据案件性质、标的、复杂程度等进行团队研讨,对于案情简单、标的额不大、可以调解或者速裁的案件,由速裁团队快速审结,平均审理期限不超30天;对于案情较为复杂的案件,组织民事、综合团队集体研讨,严格按照案件流转机制将案件快速排期开庭审结,基本做到了简案快审、类案专审、繁案精审。对于无法现场开庭的当事人,经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后,开启“云法庭”远程审理;与银保监会、人民银行、保调委、总工会、街道办、司法局、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等建立了总对总调解组织平台,充分利用各方调解力量实现案件的精准、快速处置,极大提高案件审判质效。 

进一步优化审判管理流程。制定出台一系列案件流转制度,如《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办法》,规定案件网上分类流程、划分标准、二次分配适用程序、审批程序、适用范围等,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案件随机分类,保证案件分配公平公正。立案庭首次分配案件后,速裁团队经调解视情况进行二次分配,确保案件分类准确、有序分流。细化落实严控延期开庭的要求,规定案件延期开庭的次数(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商事案件延期开庭次数不得超过两次,适用简易程序以及小额速裁程序的案件延期开庭不超过一次),确保延期开庭规则在所有案件中得到遵守。持续优化云端服务,灵活运用线上开庭,便利企业参与诉讼,降低诉讼成本。

进一步强化产权司法保护。作为朔州市唯一一家具有管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基层人民法院,朔城区法院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针对三大类知识产权案件的范围、审判程序、审判组织、协调机制、调研和信息报送、大案要案报告制度提出总体要求,制定具体措施,努力打造“专业案件+专业人员+专门办理”的审判新格局,进一步提高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加快形成“1+1+1>3”的审判新合力。 

利剑出击 全面护航

坚持问题导向,深度参与全省法院“三晋执行利剑”集中攻坚行动。多次进行现场调查和个别约谈,了解案件进展情况,举行集中发放案款活动等。灵活运用各种执行手段和方式,对于能够“活封”的财产,尽量不进行“死封”,使查封财产能物尽其用。制定《关于建立执行约谈机制的实施办法》《朔州市朔城区人民法院健全联动执行和惩戒机制的实施办法》,加强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交流,也加强法院与公安等其他单位间的信息共享,提高执行效率。

持续加大对失信行为打击力度,综合采取司法拘留、追加被执行人、设立院长接待日、发布限制消费令、设立失信被执行人制度、建立多部门执行联动与信息共享机制等措施,切实提升执行质效,杜绝“法律白条”,维护司法权威,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晋执行利剑”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执行局在穷尽常规执行手段的同时,依法适时采取限高、上失信名单和司法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有效威慑和破除被执行人的侥幸心理、推脱心理甚至暴力抗法心理,在努力促成个案执结的前提下,对潜在的“老赖”形成有效震慑,切实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媒体融合 精准普法

采取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朔城区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动态、经验做法,讲好法治故事,提升城市吸引力。

用好传统媒介,印制立案流程、移动微法院、在线调解、智慧法院建设、防诈知识宣传、执行制度及相关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宣传资料,联合其他相关单位在指定场所、特殊节点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指导群众关于立案、审判、执行的流程,向企业进行普法宣传,并利用进商圈、进企业等机会对法律知识进行现场答疑,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联合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通畅的诉讼渠道和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

用好融媒矩阵,讲好法治故事。“两微两网”推出专题,报道该院立案、审判、执行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及时发布最新理论和政策研究情况,用好法官说法、精品案例推送等形式,加强和其他法院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以司法之力优化营商环境。(朔城区人民法院 李荣霞)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发布中秋节假期道路交通安全预警
下一篇:记者调查|造谣敲诈企业,已成黑色产业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