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百万借贷案现“循环转账”骗局 四川崇州法院揭露虚假诉讼真面目

2024-09-11 13:31:48   

近日,崇州市人民法院成功审理并揭露一起虚假民间借贷诉讼案件,涉案金额高达360万元。

据悉,本案原告陈某某通过其代理人杨某某,与被告高某某之间上演了一场精心设计的资金流转戏码。案外人竹某某先将100万元转入杨某某账户,随后杨某某与高某某之间进行了四次循环转账,每次转账均涉及部分或全部该笔资金,最终形成了高达360万元的转账记录。然而,这一系列复杂的转账操作后,原始的100万元资金最终又回到了竹某某的账户,形成了资金流转的闭合循环。

基于这些虚假的转账记录,陈某某与高某某签订了《借款抵押合同》,并据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高某某偿还所谓的360万元借款。然而,在庭审过程中,原告、被告及代理人对借款的经过、交付方式、用途等关键事实的描述却出现了严重的不一致和自相矛盾之处。

崇州法院经过细致审理,发现了案件中的诸多疑点。首先,案涉的360万元借款实际上并未真实发生,而是通过循环转账的方式伪造了借款事实。其次,原告、被告及代理人在庭审中的陈述相互矛盾,无法自圆其说。最后,法院认定各方当事人通过虚构借贷事实、制造虚假诉讼的方式,严重扰乱了司法秩序,损害了司法权威。

基于以上事实,崇州法院依法驳回了原告陈某某的诉讼请求,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其申请撤回起诉的请求不予准许。法院判决陈某某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共计40155元。(崇州市人民法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黑龙江省宾县公安局组织开展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