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警惕“免考直出”陷阱 切勿轻信非法培训机构的虚假承诺

2024-09-02 15:51:50   

在当今社会,随着职业发展和个人技能提升需求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考证热”之中。然而,市场上一些不法教育培训机构却趁机打出“不用考试,直接拿证”“包过”“免考直出”等虚假广告,诱导学员落入陷阱。近日,锦江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及此类欺诈行为的案件。

该案中,陈女士作为受害者之一,与某教育培训机构签订了培训项目服务协议,计划通过在线学习获得健康管理师和公共营养师的资格认证。在支付相应费用并接收学习资料后,陈女士被机构以“免考直出”及后续兼职安排为诱饵,额外支付了7000元的“免考费”。然而,机构并未履行承诺,陈女士不仅未能免考拿证,还遭遇了退费难的问题,最终不得不诉诸法律以维护自身权益。

法院审理后认为,陈女士与机构签订的后两份协议,实质上是双方就规避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达成的非法约定。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考试及管理秩序,违背了国家政策法规和公序良俗原则,因此协议被判定为无效。

据此,法院判决机构返还陈女士支付的7000元。(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冰城公安: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夏季交通安全
下一篇:未成年人在悬挂警告牌的塘坝溺亡谁担责?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