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法院聚焦审判类案件存量较大、质量不优的质效短板,在民商事条线以案件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探索“减存量、减增量”促“质量优、效率高”的“双减双促”工作模式。2024年1-6月,辖区民商事旧存案件化解率96.25%,一审民商事案件同比降幅18.13%,民商事长期未结案同比减少78.57%,上诉案件实现环月下降趋势。
建机制,创新驱动促减负
一站式联调促源头减量。针对区内高发房屋买卖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劳动争议类案件,通过司法大数据分析、司法建议等,争取区内部门支持,主动融入“一站受理、在线联动、闭环处置”创新机制,在涉房屋、物业领域率先开展“联动联调→司法确认申请→送达司法确认裁定”30分钟快速解纷圈,让大量案件化解在诉前,有效降低民商事案件增量。今年上半年,新收一审民商事案4605件,同比下降18.13%,其中物业服务合同同比下降52.11%,房屋买卖合同同比下降80.95%,劳动争议同比下降14.47%。
部门联动促衍生治理。强化立、审、执行联动,依托小额诉讼中心、案件保全中心、司法释明中心,实现全流程有序衔接。立案端“保全引导+小额诉讼适用+示范诉讼识别”机制,保证优质程序效能释放;执行端“执前督+以保促执”,通过开展执行前督促工作,将纠纷解决由“强制”变为“主动”,联动立案庭,选派执行团队开展诉前保全引导,以保促调,以保促执。2024年上半年,温江法院保全率42.46%,执行完毕率45.40%。
疏节点,精炼流程增效能
缩短“立案到首次送达”间隙时间。优化一站式集约送达流程,采用“集约化送达+外包”的形式,减轻法院内部的工作压力同时提高送达效率。开启送达预警系统,针对立案后2天未启动送达的案件开展预警,每周对送达情况进行汇总通报,发布送达通报7期。压缩立案到首次平均送达时间25余天,让法官腾出更多的阅卷和裁判时间。
提升“开庭到裁判”效能。每周建立开庭台账,确保法官如期开庭,有效跟踪开庭后案件情况,结合案件“阅核”,针对开庭后30天未裁判的庭长介入机制,60未裁判的专业法官会议介入机制,90天未裁判的审委会讨论机制,高效研判案件堵点,实现开庭后的裁判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强保障,夯实基础稳运行
高效助力决策。用好数据分析,利用“蓉慧管”智管中心平台,每周集成案件态势分析、长期未结案智能预警等开展数据会商调度,方便该局和企业跟进解决梗阻问题,实行资源动态调配。2024年上半年针对积案较多团队,根据助理能力和经验,动态调整助理5名。
配套“四达标”考核标准。针对民商事案件质量短板,将上诉率指标纳入月度考核,结合审限内结案率、旧存化解率、首次送达时间等,与办案业绩考核、法官助理择优选升、月度绩效、年终考核紧密结合,明确目标,责任到人,提升管理效能。(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法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