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8月,瓜果飘香,丹棱县顺龙乡官厅村的脆红李和仁美镇光明村各品种的葡萄正迎来丰收,大框小框的水果将在这里被分装打包,送往全国各地。
为不断深化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帮助果农预防在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8月15日,丹棱法院张场人民法庭干警把“送法下乡”移动法律咨询站“开”进官厅村、光明村水果种植基地,为果农们开展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活动中,法院干警结合真实案例,针对水果线上线下销售以及售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现场讲解。根据以往办案经验,许多果农在买卖水果过程中存在签订合同不规范的情况,造成矛盾纠纷频发。张场人民法庭结合属地实际编写买卖合同模板,建议果农在签订合同时,条款尽量明确、具体,权利义务必须清楚、明晰,同时提醒大家注意风险防控。此外,法院干警到果农家、果园里派发买卖合同模板及相关法律法规手册。针对村民现场提出的土地承包、租赁合同签订等相关法律问题,法院干警耐心作答,努力引导广大村民相信法律、学习法律、依靠法律、敬畏法律,为助推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活动最后,法院干警与村干部深入沟通,提前进行矛盾纠纷排查,针对性地传授调解经验,增强村干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按照“一辆车+一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的模式组建“送法下乡”移动法律咨询队,张场法庭通过轻量化的“战术”队伍搭建,保证了法律服务的灵活性和常态化。相关负责人介绍,丹棱法院将不断延伸审判职能,因地制宜、能动履职,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做实做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四川省丹棱县人民法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