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广西法院去年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共7095件

庞革平    2024-04-26 11:14:02   

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4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度广西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公布2023年广西知识产权审判十大案件。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梁炳扬在新闻发布上介绍,2023年,广西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助力品牌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审判质效持续向好。一年来,广西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共7095件,审结6175件。其中,著作权属、侵权纠纷案件总量最多,案由多为侵害作品放映权纠纷以及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权利客体主要集中于视听作品、摄影作品。

通报指出,广西法院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时代要求,聚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依法能动履职。围绕支持全面创新,为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围绕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农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各地法院依法审理“巴马矿泉水”“梧州六堡茶”“富川脐橙”“浦北陈皮”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商标侵权案,持续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助推“桂字号”成长为“老字号”;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处理了一批仿冒混淆、虚假宣传、诋毁商誉等不正当竞争案件,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增效;围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交流合作。

据发布会介绍,广西法院坚持以改革思维破解难题,及时更新知识产权审判理念,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健全和优化审判机制,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以审判理念现代化为统领,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繁简分流,有效缩短案件诉讼周期,确保案件高效审理。持续深入“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全面梳理广西区内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问题,为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工作纵深推进夯实制度基础。目前,南宁市良庆区法院、百色市田阳区法院、河池市宜州区法院等已经实现集中审理本市范围内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遵循知识产权审判规律,完善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案件诉讼活动机制,落实侵权赔偿机制,努力提升司法效果。在中某燃气公司诉中某机电设备公司等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自治区高级法院二审作出维持赔偿经济损失2500万元的判决,通过提高侵权行为人的违法成本,有效威慑和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此外,广西法院坚持推进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人才激励制度、加大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培训力度、健全知识产权审判人才培养和交流机制,不断提升干警能力,不断适应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需求。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