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早餐铺生产销售“毒油条”牟利

湖北一被告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被判刑

2024-01-10 18:45:46    人民法院报

本报讯 (记者 丁 俐 通讯员 汪梦格)外皮酥脆、色泽金黄、咸香适口的油条是深受大家喜爱的早点,但一些商贩为了追求油条的口感和卖相,却暗自往里添加“科技与狠活”,这不仅损害他人健康,也触犯了法律。近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经审理判决被告人刘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2020年9月起,被告人刘某在襄城区江华路经营一家早点铺子,出售油条、八宝粥、煎饼等早点。2023年6月13日,襄阳市市场监管局襄城执法大队对刘某经营的早点铺子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查获硼砂一袋,后对现场销售的早点进行了采样提取。经襄阳市公共检测中心鉴定,抽样油条中含有硼酸成分,硼酸实测值为1564mg/kg。

法院经审理查明,在2008年,硼砂和硼酸已被国家列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和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被告人刘某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鉴于被告人刘某自愿认罪认罚,且因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老年人初犯、偶犯,法院从轻从宽处罚,遂依法作出前述判决,同时判令被告人刘某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法官提醒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问题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食品中添加硫酸铝铵、明矾(十二水硫酸铝钾)等食品添加剂涉嫌违法犯罪,经营者不仅会受到刑事处罚,还会受到限制其继续从事该行业、赔偿罚款等行政处罚。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观察商家加工环境、加工方法,发现有毒、有害食品时应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举报。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忠诚守护 平安同行
下一篇:宣称直播间刷礼物能得新款手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