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探索构建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高建立    2024-06-19 10:11:34    学习时报

中部地区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新发展格局下,立足中部地区加快交通优势再造,补齐内河航运发展短板,推动相关省份共同参与,探索构建一条从西北内陆到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的“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助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从而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构建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将有力推动国家战略实施与区域协调发展。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是促进中部地区在全国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物流和流通体系以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中发挥作用的有力体现,能够有效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大力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更好发挥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强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形成黄河流域与长江经济带之间的新经济走廊。
  构建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将有力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与绿色低碳发展。构建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能够有力推进内河航运发展,通过航道的升级改造、国内国际航线的开辟,深入推进公转水、铁转水、水水中转,强化铁海联运、河海联运,必将进一步提升水运综合服务能力,发挥其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服务优势,在推动中原地区成为国内物流成本新洼地的同时架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
  构建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将有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依托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强化省际协调联动,能够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在市场规模、人力资源、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开放通道等方面的优势,建强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功能,加快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开放通道和载体平台,形成物流网络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桥梁纽带,提升中部地区链接全球、影响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的辐射能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构建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是挖掘资源禀赋推动转型发展的需要。构建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能够进一步激发安徽、河南等省内河航运发展潜力,充分挖掘航运资源,同时带动沿线各省不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交通枢纽体系,以河海联运大通道为牵引打造四通八达的集疏运网络,加快把中部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转变为枢纽经济优势,形成通道引领、枢纽支撑、衔接高效、辐射带动的发展新局面。
  构建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是促进运输结构调整推动绿色发展的需要。构建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将促进中西部地区大宗货物在河南下水,有效提升多式联运效率和质量,促进运输结构转型升级。据预测,每年可通过铁水联运转运约4200万吨货物至东部地区,2035年沿线内河港口吞吐量将达到50亿吨以上,每年将降低170亿元物流成本,相较于现有运输模式每年可降低870万吨碳排量。同时,能够有效缓解煤炭等能源物资铁路运力紧张问题,确保国家能源、资源供应安全。
  构建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是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协同发展的需要。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将山西、陕西等地大宗物资由铁路运输至中原地区内河港口,利用内河航道经河南、安徽、湖北、江苏等地运输至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和目的地,同时将东部高附加值产品运往广阔的中西部新兴市场,吸引具有成本优势的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具有市场需求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打造更高能级的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重要支点。
  坚持乘势而上,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山西、陕西等地积极推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持续提升普速铁路等大容量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河南全面推进内河航运“11246”工程,用3—5年实现港口的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航道的里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形成淮河等4条通江达海集疏运通道,打造周口港等6个现代化港口。安徽不断完善水运网络体系,塑造向海而兴的发展新优势。江苏、浙江等地持续完善运河和港口建设,加快芜申运河、苏南运河等项目建设,连云港港、宁波港、洋山港等港口进一步完善集装箱航线,让陆货出海和海货进陆更加便捷。
  坚持机制创新,全方位支持内河航运发展。江苏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对干线航道建设涉及的用地、用林、空间规模指标给予优先保障。安徽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融资“主力军”作用,推动建立规划建设、水资源调配、航运服务等协调机制,促进上下游航运基础设施同步实施、互联互通。河南编制全省内河航运一体化建设规划,开展岸线资源、航线补贴、船闸收费等政策研究,出台对集装箱运输、铁水联运、公转水等支持政策,强化与长三角地区沿海、沿江港口的大通关合作机制,全方位开辟至沿海港口的铁海联运班列、内河航运线路。
  坚持重点突破,加快推动枢纽经济发展。山西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体系“联网、补网、强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方位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河南加快完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打造枢纽经济智慧信息平台。安徽发挥水运通道优势,促进区域要素通畅流动和产业分工合作,着力打造江淮联运中心,建设枢纽经济发展先导区。湖北形成“通道带动贸易、贸易聚集产业、产业反哺通道”的口岸物流经济良性循环。江苏充分发挥海江河湖联动的特色优势,创新培育多式联运精品线路,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坚持开放合作,协力共建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推动签署共同构建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的合作协议,支持经营主体以资本为纽带,引导大型港务集团和国际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航道、港口、集疏运体系规划投资建设。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推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分工合作,全面提升中原河海联运大通道的影响力,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有机贯通,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作者系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转观念”引领成品油销售企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