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近年来,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科工)作为原水利电力部机械制造局改制并历经46年发展的老国有企业,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支撑企业转型升级,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释放科技创新强动能,企业焕发了新的面貌。
深刻认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要求,统筹推动“稳”与“进”,在顺应创新大势中构筑竞争新优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华电科工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立足华电全局、锻造科工所长,发挥科技创新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深化开发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试验平台建设和成果应用研究,支撑企业创新发展。
华电科工统筹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工程技术研发,努力在成果应用推广上锻造新长板,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截至2024年一季度,华电科工共持有专利3201项,其中发明专利390项,64项产品(服务)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定,89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创新奖项,入选国资委“科改企业”。合作研制的低能耗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打通了质子交换膜制氢设备在关键材料、核心部件、装置及系统集成方面的产品化通道,入选2023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首台套新型高效穿越式岸桥实现全球首发,大幅提升码头岸线利用率;青海德令哈、内蒙古达茂旗、辽宁铁岭等项目成功产氢,装配式储能舱产品通过成果鉴定,“煤电高效除尘”“生物质干湿耦合厌氧发酵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重大项目成果和技术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批关键技术、示范项目加速落地应用。
准确理解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正确处理“立”与“破”,在把握战略位势中形成产业新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中央企业加速动能转换、加快产业升级、实现动力变革的迫切需要。华电科工坚持以科技创新主导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延伸“氢”“储”“碳”“智”等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产业链,着力实现从成本价格竞争、数量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方式向依靠质量品牌、链条协同布局的新发展质态转变,不断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
华电科工坚持协同合作、梯次推进,加速创新产业链系统突破、规模增长和竞争力提升。用好资源整合、资本运营、产融协同等工具,推动氢能、生物质能、储能、港口绿色智能装备、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节能环保产业、综合智慧能源、海洋能源及工程、新能源+氢储氨醇投建营一体化产业、机器人及数智化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推动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围绕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拓展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应用及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场景,提升产品品牌影响;突出生物质能核心装置产品研发制造,推动绿氢、绿色甲醇的核心设备研制和产业化布局,构建生物燃气多能互补产业生态圈;因地制宜布局新型储能,推动“可再生能源+储能”深度融合;巩固提升海上风电工程建设能力,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有机衔接、顺畅运转。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提升“质”与“效”,在保持奋进态势中实现转型新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华电科工坚持科技创新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优化巩固产品、投资、工程“三足鼎立”,做深做实产业基地、开发体系、业务谋划、治理能力“四个布局”,做强做优科技研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转型、国际业务、深化改革“五个平台”,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华电科工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开展产业链创新链党建赋能行动,用好党建联建共建、“岗区队”、书记领衔项目等载体,组织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实现价值协同和价值共创。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华电创新生态,统筹做好规划、项目、市场、平台等政策出台,落实科技创新尽职合规免责机制、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科技人才奖励费用单列等激励政策。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强化锻炼培养,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人才、一流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队伍。建立趋势研判、问题联解、督导问效工作体系,探索对科研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遴选标杆项目,纳入经营业绩考核特殊事项,做好精准授权,建立差异化管控模式和容错机制,营造良好创新发展环境。
(作者系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