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山东省荣成市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坚持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纵深推进海洋强市建设,完善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海洋产业发展水平,奋力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荣成市三面环海、依海而兴,海洋渔业、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临港经济等产业基础比较完备。坚持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着力增强产业引领性,推动“5+2”七条产业链融链固链,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培育壮大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核能装备与新能源等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着力增强产业集聚度,高起点谋划规划建设提升专业园区,分类培育产业集中、专业性强的区域块状经济,助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着力增强产业创新力,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全面推进“智改数转”行动,建设“数字经济总部”、重点行业“产业大脑”等创新平台,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从集水产品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到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技术船舶、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基地,海洋经济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忠实践行“两山论”,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海洋是荣成的城市底色,也是发展要地。坚持陆海统筹、系统治理,大力推进美丽海湾建设,高标准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注重海际线和天际线效果,因地制宜布局亲海沙滩、滨海公园、休闲绿道等公共服务设施,把最好的岸线、最美的环境呈现给群众,绘就“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好画卷;大力推进零碳城市建设,全面实施“四减四增”行动,积极推行核能供暖、零碳社区、绿电工厂等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探索实施海洋碳汇工程,构建“核光风储”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实现“源头”控碳、“过程”减碳、“末端”降碳;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整合景区景点、海岛岸线、渔家民俗、海草房民宿等特色文旅资源,发展房车露营、海上观光、康养度假、研学体验等旅游业态,演绎“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海的连续剧”,让千里海岸线既是一幅山水画,也是一条旅游链、富民链。实践证明,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既能擦亮“绿水青山”的底色,也能厚植“金山银山”的成色,还能让广大群众共享“两山论”实践成果,更好推动共同富裕。
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开拓海洋领域开放合作新空间。荣成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是沿黄达海、面向日韩、辐射东北亚的开放前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力搭建开放发展大平台,集成推进国家渔港经济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际海事服务区等重大涉海事项,提升港口功能,畅通陆海联动,加快打造内联外通开放通道;聚力培育开放经济新业态,建设海洋食品、房车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实施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创新“监管中心+园区+海外仓”“产业带+跨境电商”等模式,推动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聚力塑造开放包容金名片,以“城市合伙人”理念,面向荣成本土、外地来荣、荣成在外等各类群体,全面实施“荣归故里”计划,弘扬企业家精神,优化营商环境,让荣成成为投资“洼地”、人才“高地”,吸引更多人“荣归故里、成就未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有力激发了荣成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空间,奏响了“向东向海向荣成、创新创业创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强音。
(作者系山东省威海市副市长、荣成市委书记)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