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四个向度

张彦    2024-04-12 10:50:19    学习时报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运用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系统谋划、积极作为,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自信的底气,来自于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来自于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必然与独特优势,进而循着文化逻辑支撑下的历史演进路线,走出一条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道路。
  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的文明。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指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5000多年来,中华文明以其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化和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成果。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在数千年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依然风华正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从先秦时代以来就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稳定成熟的价值体系。这些价值观念早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成为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魂”的文明。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00多年来,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由中国共产党作为思想旗帜高高举起,中华文明便开启了崭新的历史进程。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已经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是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的灵魂,是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实现现代化转型、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指引。
  深刻认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思想指引和价值引导。“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与马克思主义“魂脉”熔铸一体,赋予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质、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当代中国的实践活力。“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像一把钥匙,解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处理古今中西问题的密码,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民族自强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国家和民族强盛,总是与文化兴盛相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要表现在强大综合实力的显现和民族自信心、世界影响力的彰显,是以经济繁荣发展为基础,人民在精神、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复兴,既标志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成功实践,更体现着中华民族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建设文化强国既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文化强国之强在于人民精神力量之丰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回望波澜壮阔的华夏历史,文化滋养下的伟大民族精神成就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呼唤坚强有力的思想引领、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润物无声的文化滋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可以使人民群众在“日用而不觉”中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精神力量。福建在宋明理学兴盛、东西方文化交流、革命思想传播、改革开放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以闽人智慧和杰出创造为我国文化发展作出过独特贡献。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指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段重要讲话,为“两个结合”的提出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文化强国之强在于文化的支撑力。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连、相辅相成,既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又以其强大的渗透性、弥散性和突出的黏合作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以及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以文赋能、以文兴业,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从形而上的精神形态转变为可观可感可用的产品,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向赋能。树牢“融”的理念,推动文化建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助力国家科技实力和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积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器”“指向标”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引、文化依据。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我们将充分运用独特的理论“富矿”,发挥“高地”优势,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动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源源不断提供启迪思想、振奋精神,激发人民群众干劲的文化产品。
  文化强国之强在于文化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文化强国的标志之一,是能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开辟具有借鉴意义、拥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明发展道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对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须坚持国家站位、突出各地特色,积极搭建国际传播海外融媒矩阵,努力开辟国际传播新赛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国际化语言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充分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全球文明倡议为旗帜,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搭建联通四海的人文桥梁,以深邃的人文意蕴、饱满的文化精神、宏阔的胸襟气度,努力塑造自信自强、开放包容的国家与民族形象,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进一步塑造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影响力。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历来是我国对外交流交往的活跃区域,近些年来我们积极发挥侨务大省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优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让美国友人的鼓岭情缘再续新篇,成立福建国际传播中心,实施“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视听福建”海外播映工程,办好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海丝国际艺术节、海丝茶文化论坛等品牌活动,创新发挥“走出去”团组作用生动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拓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径。
      人民至上与文化繁荣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出发,坚持文化建设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文化建设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体现着坚定的人民立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文化事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已经从缺不缺、够不够,升级为好不好、精不精,呈现出既追求量的满足又追求质的满意的大趋势。这就要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必须以满足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保障人民文化权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提高文化供给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提升文艺原创力为突破,健全完善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引导作家艺术家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推出更多富有文化意涵、艺术气韵和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鼓励文化企业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层次,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迭代升级。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推出一批富有文化内涵和品质的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创新拓展各类文旅惠民消费活动,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人们在山水人文之间感受文化魅力、增强精神力量。
  丰富文化供给形态。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新时代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有针对性地拓展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渠道,创新产品样式和表现形态,实现供给和需求的精准对接。适应互联网新技术发展趋势,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立健全网络条件下文化创作生产传播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智能化转型,大力发展智慧广电、网络出版、数字印刷、数字娱乐、数字演艺等新业态、新模式,将数字赋能、智慧赋能贯穿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链条,使文化供给跟得上时代发展、跟得上群众需求。
  拓展文化供给主体。我们必须聚焦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更高追求,加强群众性文化传播载体建设,建好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搭建更为便捷、高质高效的平台。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盯紧专业院团和影院大银幕、城市大舞台的同时发展好民办小团体、手机小屏幕、乡村小戏台,促进广大群众积极主动融入文化建设,激活文化生产力,在提升精神文化素养中促进全面发展。发挥各类经营主体作用,在积极推进国有院团改革,促进国有文化单位创作、生产和服务能力提升的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民间机构在合适的领域积极发挥作用、释放更多能量。
      历史主动与文化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从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再到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把对文化工作的领导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坚持不懈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必须继续发扬党的政治优势,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有效完成新的文化使命,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精神,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阔步前进,奋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深入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的重大政治责任。强化“一盘棋”思想,着眼提高工作质效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深入思考和谋划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构建起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系统、有力、高效的大宣传格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不动摇,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狠抓制度执行,用好巡视“利剑”,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强化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对腐朽落后文化沉渣泛起和错误思想渗透、侵蚀的预警预防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努力构建良好文化生态。强化政策保障,用好用足已经出台的文化政策,探索出台更具针对性与“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健全文化领域相关法律制度,根据文艺创作生产规律和文化事业特点,探索出台系列法规制度,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推动宣传思想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健全人才选拔任用、激励保障、服务管理等体制机制,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加强重点领域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努力培育更多深刻体悟新的文化使命、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文化英才和文化新秀,形成人才济济、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书写高质量发展“铁建答卷”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