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聚焦人才自主培养着力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2024-03-22 09:40:42    学习时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成章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部署,把三者作为完整的体系统筹推进,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既从“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有机互动融合的视角进一步凸显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也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核心在于深刻认识人才是最大、最关键的变量,牢固树立“教育是第一根基”的强烈责任意识。在此背景下,“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履行好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的职责,首先在于要坚决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聚焦人才自主培养,着力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深刻认识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双一流”建设高校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人才自主培养是应对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迫切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国际局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一个国家和民族拥有一支世界一流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能够大幅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深刻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建成人才强国,除了增强“输血”能力,更要增强“造血”能力,必须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绝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人才自主培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迫切需要扎根中国大地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深入推进的生力军。“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自主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发展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高质量”“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中国特色为基础,以世界一流为目标,以高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发展,切实加强人才自主培养,做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弄潮儿”,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面临的重要时代命题。
  不断深化对人才自主培养内涵的理解
  人才自主培养的明确要求充分彰显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坚定决心和坚强信心,需要我们对人才自主培养的核心内涵不断加以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切实履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使命担当。
  人才自主培养的前提是坚定信心。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我们要把“四个自信”转化为人才自主培养的信心,把“四个自信”融入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推进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人才自主培养的关键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是人才自主培养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以“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培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当代中国青年。
  人才自主培养的根本是扎根中国大地。我国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人才自主培养归根到底,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掌握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人才自主培养的核心是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对照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标准新任务,必须围绕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宏观上,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辩证关系,统筹推进立德树人、科研创新、队伍建设、学科布局、评价改革等系统工作,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能解决“卡脑子”“卡脖子”“卡嗓子”难题的顶尖人才。微观上,推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德为先,培育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广博的知识技能与卓越的专业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探究精神与创新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与领导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以及全球素养。
       持续构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育人体系
       人才自主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培养造就更多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应当牢牢把握“育人”这一关键点,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作用,全方位、全链条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和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以价值引领和思政教育涵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厚度。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为先,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维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融为一体,着力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科教融合和前沿引领提升学生知识探究的高度。进一步完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促进科研和教学的全方位有机融合,以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内容,强化学术训练和科研实践,寓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于教育教学;强化高层次、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研活动对人才培养的反哺作用,着力将优质科研创新资源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资源,将科研创新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建设结构多元、德厚学高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鼓励教师依据自身研究专长,寓教于研、研中有教、学研相长,在“师生成长与创新共同体”中,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学科基础扎实、学术眼界开阔、创新能力出众的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
  以学科交叉和通专融合拓展学生触类旁通的宽度。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这要求我们注重以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需求为重要导向,针对未来关键领域,进一步打破学科边界,并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牵引,推动学科、专业、课程等交叉融合,构建多层次、跨学科交叉复合培养模式,拓展学生触类旁通的宽度,培养学生利用不同学科思维方式、研究方法解决复杂综合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敢于“破界”,开展更有价值和战略性的创新,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者。
  以教育开放和资源协同扩展学生全面发展的广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要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坚持开放办学是高校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一方面,坚持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谋划和推动人才培养,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智力引进等方式,将世界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融入拔尖人才培养全过程。另一方面,以高水平的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为抓手,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校所合作、校企合作,大力推动各方力量协同育才,将前沿创新优势转化为人才自主培养胜势。
  以衔接培养和模式贯通延伸学生学习发展的长度。进一步创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选拔和培养机制,依托“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主动衔接基础教育,深入发掘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璞玉”,推动形成高校、中学协同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有效路径和创新机制。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有机衔接、梯次推进、渗透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支持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与自身兴趣爱好相适应的科研创新活动中去,全方位释放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可持续成长提供肥沃土壤、营造良好生态。
  (作者系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 )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东临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连片推动沂蒙乡村全面振兴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