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妇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

曹立    2024-03-08 11:30:46    学习时报

2023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妇女的作用不可替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妇女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是当代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时代主题。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这也意味着,妇女在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担当。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妇女群体,2020年,女性人口超过6.8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没有妇女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引导妇女积极投身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2020年,女性就业人口超过全部就业人口的40%,展现出巾帼之力和巾帼之智。现代化进程也持续改善妇女的人力资本禀赋,增强了她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底气,增强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活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能。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时代的发展呼唤女性走在时代前列,在促进文明进步上发挥更大作用。对家庭来说,也需要女性和男性一起,共同滋养家风、抚育儿女。从社会层面来看,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老龄化社会渐行渐近,人口红利递减。更加重视开发女性人力资本、赋能性别红利,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注入宝贵能量。大力推进妇女平等就业不仅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社会生产力,还能使妇女成为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与平等受益者,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找准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产业体系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当前,围绕数字产业化,涌现出一批新型产业形态,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鲜明特点。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具有多元性、参与性、共享性和包容性等特征,可以以数字赋权的方式,让尽可能多的个体都能够有充分的机会和适当的技能,平等地接触和使用数字资源,从而更好地参与数字经济发展并从中受益,这为包括妇女在内所有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按照平均每年新增1000万新就业岗位的速度计算,到2025年,数字经济就业将占到就业人数34.5%,按照女性自然占比49%,预计中国数字经济吸纳妇女就业人群将达到1.2亿人。在此机遇和背景下,广大妇女应积极参与和投入数字经济建设,努力提高自身数字化能力和素质,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作出贡献。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找准定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妇女是广袤农村天地里的中坚力量。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乡村妇女是乡村生活、生产的中流砥柱。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妇女往往局限于家务劳动和传统农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使她们能够参与更广泛的经济活动,释放其潜在的生产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重新认识农业,重新塑造乡村。农业农村的内涵和外延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不是简单的“一次产业”,是一二三产业的联动。乡村是三次产业多元共生,农、商、文、健、旅、体、科融合发展的空间。妇女作为乡村社区的建设者、乡村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乡村文化的创造者,是乡村振兴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重视发挥她们的作用。而广大农村妇女也应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家乡建设,为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银发经济发展中找准定位。2023年末全国总人口约14.1亿人。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5.2亿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接近30%。与此同时,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人口数量负增长和人口结构老龄化叠加是未来人口发展的基本底色。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银发经济涵盖养老服务、健康管理、医疗保健、休闲旅游等多个领域,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市场预计“十四五”时期,养老产业将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产业,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拓展就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女性因为其与生俱来的细心、耐心、沟通力等特点,使得妇女将成为养老产业、健康服务等行业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应重视和发挥妇女在促进银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广大妇女也应在相关产业中积极探索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
  〔作者系校(院)妇工委主任、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牢记使命任务 扛牢保供责任
下一篇:坚决扛起会计管理高质量发展责任使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