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4-01-10 11:15:30    学习时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2022年10月2日,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亲切回信,充分肯定了山东地矿局六大队在矿产勘查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强调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作为山东省地质工作的主力军,山东省地矿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胸怀“国之大者”,扛牢找矿报国使命担当,努力找大矿、找好矿、找富矿。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新圈定找矿靶区48处,新增资源量金97吨、银190吨、铜1661吨、铅锌7.57万吨、铁矿1.38亿吨、稀土氧化物104万吨、晶质石墨178万吨、钾盐7.5亿吨,为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贡献了力量。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部署推进。成立找矿突破专班,定期召开会议,统筹战略性矿产找矿布局,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做好组织、协调和督导工作。局属各单位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领导机构,研究重点难点问题,落实保障措施,在全局上下形成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突出战略性矿产,特别是国家急需的矿产,统筹省内、省外、海洋、境外四线联动,遵循地质找矿规律,加大勘查力度,强化基础地质调查,探索开展海洋矿产资源调查,力争实现胶东金矿攻深找盲、鲁西铁矿重点突破、鲁西南稀土增储上产、胶北晶质石墨深耕精查,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地质勘查发展空间,加强能源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强化科技攻关,提升找矿能力。聚焦地质找矿重大科技问题,实施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滨海地区金矿勘查评价技术与增储示范”项目,努力培养一批地质找矿领军专家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找矿成果。创新地质找矿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全力推进“技术—平台—项目—人才团队”一体化建设。推行重大科技项目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技术总师制”“赛马制”,着力激发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坚持开放共赢理念,持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同行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协同孵化提升一批高水平地质科技成果。强化数字赋能,加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应用力度,高水平打造智慧化地质找矿数据服务平台。加大高精尖装备投入,加快推动地质找矿、实验测试等重点领域地质装备升级换代,切实增强地质找矿核心竞争力。
  创新找矿机制,凝聚找矿合力。继续探索“技术+矿权+资金”等找矿机制,鼓励局属单位之间合作找矿,挖掘自有探矿权找矿潜力,努力实现找矿突破。围绕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持续加强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机构、省内地方政府、西部省区有关地质部门以及高校院所之间的对接合作;与20余个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建立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合作新机制,开展合力找矿,为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注入强劲动力。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勘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接服务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绿色勘查相关标准规范,把生态保护贯穿矿产资源勘查全过程,坚持在保护中勘查、在勘查中保护。加强绿色勘查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切实发挥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带动作用,健全完善绿色勘查长效机制,加快实现由传统地质勘查向绿色勘查工作方式转变,引领行业发展。积极探索绿色勘查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促进矿产勘查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
  弘扬优良传统,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对标对表山东地矿局六大队,加强新时代英雄地质队建设。用好新时代英雄地质队精神展馆,开展优良传统专题教育,持续为找矿突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认真落实国家、山东省有关科研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建立健全人才机制,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大力培养和引进地质专业高层次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打造结构合理、高效管用的地质专业人才体系,锻造一支忠诚担当、素质过硬、业务精湛、事争一流的地质铁军。牵头成立沿黄九省(区)新时代英雄地质队创建联盟,协同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作者系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晓海)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构建中青班“学干研宣”一体培训体系
下一篇:聚焦“四个着力” 书写组工新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