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为质量强国建设提供坚实质量支撑

沈黎萍    2024-01-04 11:30:23    学习时报

质量是兴国之道、富国之本、强国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多次对质量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并明确提出要建设质量强国,强调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我国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质量工作的战略地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把质量摆到了战略高度;“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质量工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性、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深刻洞悉了质量与发展的内在联系,要求全社会更加重视质量,切实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
  鲜明提出质量强国战略。从部署实施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了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深刻阐明了质量强国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清晰擘画了建设质量强国的宏伟蓝图。
  突出强调质量工作的重要性。“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还高度关注舌尖上的安全,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着深厚的为民情怀,指明了质量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制度建设是质量工作的根本,“质量问题关键是制度和措施”;标准是质量的基础,“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这些关于质量管理的重要论述,包含着丰富的质量管理理论和原则,蕴含着高远的全球视野,为我们提高质量治理能力指明了现实路径和有效方法。
  加强质量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提供重要保障,实现质量强国战略的必要之举。必须立足实际,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更加适配的质量供给体系、高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的质量治理体系,推动质量工作迭代升级、争先进位。
  加强横向联合,促进部门协同。完善质量建设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统筹部署和协同推进。加强部门协同,凝聚工作合力,携手开展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强化链式思维,聚焦产业链质量薄弱环节、堵点难题,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全方位推动产业链质量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实施纵向联动,增强系统合力。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质量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上下联动,完善质量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质量发展和安全,不断强化质量工作格局。加强质量工作督查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坚持以点带面,助推质量提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引导鼓励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让优秀企业成为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龙头领军企业,培育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中小企业队伍。
  动员社会力量,推动质量共治。动员各行业、各地区及广大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支持群团组织、一线班组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学会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标准制定、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推进行业质量诚信自律。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消费教育,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健康安全消费理念,主动参与质量促进、社会监督等活动。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年轻干部要善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下一篇:宁波文化的五大特质和时代价值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