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红墙绿瓦的广州华商学院,凉风习习,景色宜人。会计学院处处是板报学墙,令人印象深刻。推开“华商云会计产业学院——会计服务运营中心仿真实验室”,如同走进大企业财务部:实验中的同学们,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从会计账簿到会计报表,从财务分析到绩效考核……一幕幕如同实景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学生们气氛活跃,工作一丝不苟。这是华商学院走产教融合、校企融合的第一步。
华商学院秉承“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办学宗旨,奉行“融合育人”治学理念,在“走校企融合之路,育数字中国人才”方面取得成功经验,获得社会认可。学生们的就业门路宽了,上岗上手能力强了。实践证明,华商学院治学理念是正确的,办学路子走对了
从治学角度分析,以会计学院为代表的华商学院“走校企融合之路,育数字中国人才”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华商学院是华商教育集团旗下民办综合性大学,除与公办大学具备同等齐备办学资质外,还拥有用人自主、资金自主的“人财权”。正是有了这一特殊条件,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层面,可充分根据自身办学需要,向海内外广泛招聘自己办学、治学所需各类专家、学者。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彰显“实用、实战、前瞻”用人理念,不拘一格选才、育才、用才,使师资队伍办学思想活跃,教学质量可靠,科研成果突出。截至2024年底,该院已拥有“三阶教育”全职教师135人,兼职教师88人。全职教师中、正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62人,具有博士学位25人,硕士学位92人。为学校实施“三阶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团队基础。
二超前启动“三阶教育”。根据常规教育与超前教育相结合的治学宗旨,华商学院将必修课程分三阶设置,施行“三阶教育”。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为一阶,数字化课程为二阶,校企融合课程为三阶。三阶课程互为基础、互相衔接,旨在培养适应数字中国建设实用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学分组合,也有学时组合,既有理论教育,也有实践课程,使学生不但学科有扎实基础,理论有超前认知,还有典型的上手能力训练。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华商学院深知数字人才培养的紧迫性、适应性与超前性。就会计学院毕业生而言,走出校门上岗,已能熟练使用RPA会计机器人,BPI报表分析,大数据分析,财务共享服务等。
三是深化校企融合。华商学院的校企融合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在校建设模拟仿真平台,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对接企业实际基本常识,具备基本认知。第二步是与校企融合商定企业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约定教学期内,直接参与企业业务实习与业务工作,锻炼学生实际上手能力,查补学习漏缺,夯实专业基础。第三步是与商定数字型企业共建数字化科技实践基地,包括涉及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管理系统、ERP系统等涉及专业核算管理的软件构架、开发、测试等,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数字化建设相关实践,开阔数字建设、管理建设专业视野。借助“三阶教育”教学成果,会计学院自主研发的“神华AI”本地知识库+本地语言模型,已经推出2.0版本,突破了模糊性与精确性相融合的生成式回答技术瓶颈,助力“三阶教育”的科教便利。
据悉,学院已将学科研究、专业竞赛、资质考证纳入了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且已取得亮眼成绩。以会计学院为例,在理论研究方面,近三年来,取得教学科研成果10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成果27项,市级成果30余项,为扎实开展“三阶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践教学、实践比赛、能力测试方面,近三年来,参加省内外相关专业实践比赛62场,赢得省级前三名以上48次,极大地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许永焱)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