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馆校跨界联动 共育时代新人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第二届年会举行

记者 张若涵    2024-09-27 18:00:00    人民周刊网

9月27日,“馆与校—跨界融合联动·共育时代新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第二届年会”在西柏坡纪念馆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西柏坡纪念馆、河北红色文化交流中心、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联合举办。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班永吉,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展示传承处处长吴寒,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孙小兵,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和西柏坡管理局局长、西柏坡纪念馆党委书记卢润彩等领导出席开幕式。120多位专家学者现场参加,来自全国200多座馆校的300多人线上参加。

卢润彩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举办此次活动,提升馆校跨界联动水平,不断推进各高校和革命纪念馆之间的深度合作,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大思政”格局下的教育作用,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作用。

吴寒表示,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调动各方力量,共谋发展,提升馆校联动水平,构建“大思政”格局,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领航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充分地发挥文博单位资源优势与高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交流融合,深化对革命文化和革命文物研究,馆校共建革命传统的精神高地。

孙小兵在讲话中表示,作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的上级主管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将紧扣党和国家文化强国战略需求和国家文物局党组决策部署,巩固扩大文物展览主责主业,加大对馆校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大思政”格局下的教育作用;将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馆校合作新模式。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积极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新时代新征程奋力谱写文物交流事业发展新篇章。

徐守坤在讲话中表示,作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的发起单位和常设秘书处,常州大学打造“十红”育人品牌,激活“大思政”育人源头活水。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逐步形成具有常大特色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产生了良好的铸魂育人效应。当前,红色文化已然成为常州大学三大办学特色之首,成为地方高校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有力抓手,成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举措。

会上公布了新加入的18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第四批理事单位名单。据了解,该联盟目前已经有236个理事单位。其中包括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等121座革命纪念馆,以及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115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与会领导向参加“云上微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革命文物讲坛”活动的18位获奖选手、12位评论人和18座革命场馆分别颁发了奖状和感谢状。此次获奖的两位金牌讲述人——淮海战役纪念馆讲解员殷小涵和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讲解员齐风锐,分别作了题为《小竹竿与小推车》和《写有孔繁森遗书的笔记本》的示范讲解。

 

与会领导向“云上微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革命文物讲坛”第21-32期活动的18位获奖选手颁奖。(主办方供图)
 
与会领导向参与“云上微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革命文物讲坛”第21-32期活动的12位评论人颁发感谢状。(主办方供图)
 
与会领导向参与“云上微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革命文物讲坛”第21-32期活动18座革命场馆颁发感谢状。(主办方供图)

 

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辛向阳,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班永吉,徐州工程学院副校长曹杰教授和塞罕坝精神研究中心原主任赵云国分别作题为“伟大斗争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之源”“深入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几点体会”“地方本科高校‘五位一体’红色文化教育模式的探索”“塞罕坝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等主旨报告。

在3个平行分论坛,与会专家分别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三个务必’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馆校协同创新 推进思政课落地见效”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

闭幕式上宣读《全国百座馆校合作推进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西柏坡宣言”》。全国馆校合作联盟向此次会议承办方西柏坡纪念馆颁发了致谢锦旗,并向2025年会议承办单位山东聊城孔繁森精神教育基地颁发委托书。

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秘书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朱成山教授作会议总结。他介绍,全国馆校合作联盟将奋力推进馆校之间的跨界融合、联动发展和合作共赢,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县里有了教育专家
下一篇:华东理工大学: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一流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