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地方高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承担着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使命。地方高校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结构布局上先行先试,在不同“赛道”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对接区域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使命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职能,广泛体现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及合作研发、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只有加强与所在区域政府、企业及社会的广泛合作,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做出成绩,才能获得充足的办学资源,拓展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地方高校应该精准把握区域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及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需求变化,让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链精准对接。首先,要主动对接产业链龙头企业,前瞻性预判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科学性规划学科专业设置,打通产教衔接的前端。其次,要秉承“地方出题目、高校来研究、成果能共享”的思路,聚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高校人才高地优势,将科研成果运用到产业与育人的全过程,实现产教深度耦合,力求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高度匹配,实现地方高校毕业生“企业抢着要”、地方企业“学生抢着进”的生动局面。要通过区域发展需求的动态调整,及时优化专业布局,优先发展符合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的新兴专业,优化传统专业结构,确保其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市场需求紧密对接。
提升成果转化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地方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突出的应用导向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承载着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重要使命,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桥梁。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关键环节。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是地方高校助推区域发展的关键动力,是将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一是要深化需求牵引,把“政府最关心、企业最感兴趣、老百姓最需要”的问题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关注领域,从需求侧为科技创新提供应用和资金支持,促使新技术在产业发展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成果转化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跨越。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建立校企“线上+线下”常态化对接平台,形成企业按需“发榜”、高校“揭榜挂帅”机制,开展订单式科技成果转化,打破校企“藩篱”,破解成果“不接地气”的弊端。二是要优化服务平台,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科技成果转化是全链条多要素发展创新,要注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要素流通和联动,充分调动科技成果转化各方积极性,既要引领“最初一公里”,更要畅通“最后一公里”,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地方高校要联合政企等各方主体力量,优化顶层设计,打造集研发、转化、孵化、服务、产业、资本等功能于一体的高能级规模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创新链、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破解地方高校科技成果不愿转、不敢转、缺钱转、无处转难题,打通成果转化堵点卡点。同时,地方高校需进一步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在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时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完善校地协同机制,拓宽合作领域。地方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关键路径,构建和完善校地协同机制,不仅能够促进资源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还能有效拓宽合作领域,实现共赢发展。一是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高层互访、联席会议等形式,就区域发展规划、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需求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高位推进校地协同工作。二是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地方高校要积极与区域内龙头企业共建研究院、研发中心、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共同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应用,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等工作,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三是拓展社会服务与合作领域。地方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地方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助力农业农村发展等方面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撑。四是强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地方高校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联合培养力度,通过实习实训、项目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可以开展高层次人才到政企挂职交流等活动,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
(作者系萍乡学院党委书记)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