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小学开展“对话科技榜样”活动——

小学生与6位科学家的“忘年交”

本刊特约记者 施芳    2024-04-01 19:50:49    《人民周刊》

2月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在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小学举办。台上,王乃彦、汪景琇、朱邦芬等6位科学家的来信被一一展示;大屏幕上,王乃彦院士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讲述了自己60多年的科学研究工作,寄语同学们“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争光”!

小学生们与科学家的故事要从一个多月前讲起。

“激发对榜样楷模的追随”

今年寒假前夕,西什库小学再次组织“拿起纸笔  见字如面”活动,其中五六年级的主题是“对话科技榜样”。

“近几年,学校分别以对话榜样人物、时代英雄、新疆手拉手小伙伴、祖国大好河山等为主题,组织学生通过书信交流这一形式,跨越时空与不同的人物进行对话,激发孩子们向上向善的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西什库小学校长李京兰介绍。

看视频、查资料、小组讨论……活动消息一发布,同学们就忙开了。

六年级(2)班吴启陌一直对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物充满好奇,在看过《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之后,她产生了三个疑问:孕育生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外星生命是否存在?如果存在,他们是什么样子呢?当得知赵刚院士长期从事银河系形成与演化研究,她迫不及待地在信中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五年级的管悦住在中国地质博物馆附近,对古生物十分感兴趣,是周忠和院士的“小粉丝”。在日常学习中,她时常冒出“要是只上自己喜欢的科目该多好”的念头。在给周忠和院士的信中,她谈了自己的困惑,并好奇发问:“在科学实验中,您有没有想放弃的那一刻?您遇到困难时,是如何打消放弃的念头呢?”

“鸟类是恐龙的后代,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物理是一门挺难的学问,怎么才能学好?”

“核泄露一旦发生,环境将受到严重污染,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探索核、应用核?”

“如果我们带上充足的氧气、食物,穿上防护服,能否在月球或其他星球上生存?”

……

同学们认真地给心目中的科技榜样写下一封封信,既有对知识的求索,对学习方法的探究,也不乏对学习生活中“小烦恼”的倾诉。

“写信的过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引导他们树立人生目标,还产生对某一领域的热爱,激发对榜样楷模的追随。家校社共育,这才是真正‘有温度教育’。”西什库小学语文老师姚越超说。

“科学家的引领对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

“孩子们有这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好好地鼓励和引导!”当收到孩子们写的5封信,王乃彦喜出望外,当即决定,要给孩子们一一回信。

不独回信,这位年近九旬的科学家一直对青少年科学教育倾尽全力。早在1999年,他和王绶琯院士等61位科学家发起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至今已坚持25年,吸引近6万名中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科研实践活动。

“青少年科学教育我越做越有兴趣,越做越投入,越做越觉得重要。”王乃彦深有感触,“要千方百计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尽情探索,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科技后备人才,这是国之大计。”

“科学家的引领对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孩子们的来信,让赵刚院士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上世纪80年代,他在上大学时,读到柯岩的报告文学《奇异的书简》,讲述“文革”期间,陆埮和罗辽复两位科学家冲破障碍,通过书信探讨科技问题,前后共写了2000多封信。赵刚深受感动,立即给时任内蒙古大学物理系教授罗辽复写信。很快,他收到了罗老师热情洋溢的回信,让他倍受鼓舞,立志跟随罗辽复攻读物理专业硕士。后又经罗辽复推荐,报考南京大学天文系,师从陆琰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两位科学家在我的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时隔40多年,赵刚依旧难以忘怀,“我要把老科学家对科学的热情与执着传达给更多的年轻人,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看得懂、感兴趣?不长的一封回信,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却反复斟酌,写完初稿之后,又让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提修改意见。

“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同等重要,没有什么比看到这么多学生对科学感兴趣更高兴的事。”韩金林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青少年可以更快捷地获取知识信息,而在传播科学精神方面,科学家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责无旁贷。

“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最亲爱的祖国”

“希望以后能增强我们之间的联系和友谊,这真是忘年之交呀!”“好好努力吧!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最亲爱的祖国!”读着王乃彦院士的回信,西什库小学学生吴迪睿感到亲切又温暖,“科学家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聪明才智都奉献给了祖国,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从小生活在江苏的一个乡村,在你这个岁数的时候,也是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周忠和在回信中娓娓道来,“有些科目,一开始你可能兴趣不大,但兴趣可以慢慢培养,当你学到的东西不断增加之后,或者未来当你发现你学到的知识能够真正帮助你之后,也许会逐渐喜欢上它……”

“看来要成为科学家,既要始终保持对未知发现的兴趣,也要不怕吃苦,不怕困难!我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把周忠和院士的回信读了又读,管悦默默地下了决心。

“我们希望不仅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们学会科学方法,感悟科学精神。”周忠和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在做科普讲座时,他喜欢留出一半时间给孩子提问,“教育不仅要教会孩子已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索未知。无论未来从事什么职业,科学素养都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对国家的发展也大有益处。”

吴启陌的理想是当宇航员,受赵刚院士的回信鼓励,她在新学期有了新目标:“我要好好锻炼身体、保护视力,同时努力学习,加强科学实践,为将来打好基础。”

“开学典礼之后,我们还将在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和主题班会上对回信进行展示,同时与学科实践课相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交流的空间,放大育人效果。”西什库小学副校长周欣表示。

科学家回信摘录——

希望你好好学习,把当前的课程学好,因为你当前所学的课程都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无论将来做什么工作都是必不可少,要用的东西现在学得越好基础打得越牢固,将来就会发展得越好,自然也不仅仅是学习,还要注意锻炼好身体,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乃彦

愿你始终保持对大自然和科学的好奇心,从这里出发,长大成为杰出的科学家,为祖国和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在这里也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天天开心,欢乐幸福地成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景琇

我们提倡从小爱科学,即使将来不做科学家,这是因为科学的精神是求真,科学的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逻辑推理。中国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将决定中华民族的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邦芬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仅仅有兴趣是不够的,还需要坚持的毅力。就像我们在做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新的化石总是很让人开心的事情,但化石发现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在野外发掘化石一个月,我们会一无所获,这时候我们就不能气馁。而且,从发现化石到写出论文发表,中间的过程有时候也是比较枯燥的,这时候就需要耐心和忍耐,当你熬过了艰苦的过程,最后你才能真正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忠和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科学研究的动力,在梦想的驱动下努力学习,心系苍穹,超越自我,与光同行,未来在科学上为人类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刚

春花不必羡秋果,炼过仲夏天然成。你们将来也能为人类探索新知识、做出新发现,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期盼你们的这一天早点到来。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韩金林
 

(《人民周刊》2024年第5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5期

上一篇:“重温经典”首场进校园活动举办
下一篇:强学生体质 促全面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