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高校引导学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

行走的课堂 满满的收获

本报记者 吴 丹    2024-02-26 09:00:36    人民日报

刚刚过去的寒假,各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生在广袤大地上拓宽视野,且行且思,为社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

2月3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牵头研制的通遥一体化卫星系统“威海壹号”01/02星搭乘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广东省阳江市附近海域点火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成功发射的第二十三颗卫星。

在卫星发射现场,有一群特殊的观众——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组成的“志在航天 争做时代先锋”思政实践团成员,他们在参观研学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这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世昌讲述了“威海壹号”对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威海壹号”总设计师罗清华介绍了主要特色和应用场景。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生王怀远说:“希望未来我也能加入到强国建设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近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派出实践团队7000余支,累计覆盖师生4万余人次。其中,专项实践团奔赴各地,了解社情民意,激发奋斗前行的内生动力;思政实践团调研了14个城市、35家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

不只哈尔滨工业大学,还有许多学校把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激扬青春梦想。山东大学文学院“红色薪传”进社区宣讲团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直东社区宣讲,当好红色文化的弘扬者、践行者。福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队赴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开展主题实践,下一步还将以制作调研视频、设计文创周边等方式,记录下古厝保护的生动故事。

在服务乡土中增长本领

春节前夕,山东农业大学学生科技专员实践团来到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胡官屯镇坟台村。这支实践团队由该校农学院小麦栽培专家李勇教授带队,包括5名来自农学、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我们来看看地里有无冻害和病虫害。守好粮仓,护好粮袋,大家才好安心过大年。”李勇边说边翻开积雪,仔细查看小麦长势。

“这几天下大雪,部分不向阳的地方已经受冻了,怎么办?”麦地受了冻害的农户很着急。“等天气转晴,赶紧追肥、叶面喷肥进行补救,这几日咱们持续关注着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准备。”实践团成员李鑫蕊说。她不仅是山东农业大学在读的公费农科生,2023年暑假起,她还多了一个身份——齐河县宣章屯镇小曹村的科技专员。

2023年7月,山东农业大学启动“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暑期大调研社会实践活动。1325个青年学生调研小组交出了5.5万余份村级问卷、1567份农场问卷、679份企业问卷、2261份合作社问卷、6万余份农户问卷。在此基础上,该校在2024年寒假期间首批设立了4003个乡村振兴驿站,并在青年学生中聘任了4003名科技专员,围绕家乡所在村的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开展技术指导、成果推广、志愿服务等。

在服务乡土中增长本领,把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前不久,我与导师讨论论文选题,下学期将围绕小麦高产稳产开展研究。”李鑫蕊说,“把自己参与家乡建设的点滴写进毕业论文里,挺酷的。”

这个寒假,返乡实践、反哺桑梓的实践故事,在许多地方上演。在内蒙古,返乡学生积极报名,争当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志愿者,保障赛事运行。在河南,共青团禹州市委号召禹州籍大学生踊跃参加2024年返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千余名青年学子的积极响应。

在一线调研中拓宽视野

足迹遍布9省份14地,100名青年,拜访问候1000余位“老友”……这个寒假,上海交通大学“老友青年”社会实践团深入各地社区与养老院,给老人送去节日温暖。同时,实践团还发起“接力时光里的中国年”主题活动,鼓励大学生返家乡寻年味,拜访当地老手艺人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

近日,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携手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人文学院、未央书院组成联合实践队,在湖北省开展了为期5天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宜昌市三斗坪镇,实践队成员来到西陵峡畔,一览壮丽景色,隔空与壮阔的三峡大坝“对话”,了解我国水电事业的巨大变化,备受鼓舞。

在法国巴黎,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实习实践“跨文化传播法国调研团”成员熟练地用英语和法语进行街采,当地民众积极回应,讲出他们知悉的中国文化元素。

“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国际视野。”带队老师刘滢介绍,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10天时间里,调研团到访了当地大学、媒体与文化中心,以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当地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知晓程度,为讲好中国故事寻找创新路径。

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中重要一环,既是大学生增知识、长才干、受教育的途径,也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完善自我的桥梁。如何避免流于形式?采访中,不少带队老师和同学有这样的共识:需要三方合力,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可实践价值,学校制定合理创新的考核方式,社会提供有含金量的实践平台。

当下,假期告一段落,满揣实践收获的青年学子们,陆续返校开启了新学期的生活。感知今日中国之壮美,书写未来中国之宏阔,他们有志向,在行动。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6日   第 11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