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党建 > 正文

江西南城:以“四精”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2024-09-10 15:34:57   

近年来,江西省南城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以“四精”破“四难”,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精确定责,着力破解责任落实难的问题。县委书记领题,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作为“书记领航”项目,推动形成县委“两新”工委牵头,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行业主管部门党委(党组)负责,社区党委、群团组织、相关部门配合的“1+2+N”责任体系;充分发挥新成立县委社会工作部职能,由社会工作部部长担任“两新”工委书记和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书记,进一步强化归口管理;制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会议制度》,除行业主管部门外,将社区党工委、县总工会作为委员单位,根据需要邀请人社、司法、红十字会等部门参会,集中行业、属地、群团组织各方力量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破题增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12条具体工作举措,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纳入相关部门每季度基层党建考核内容,要求党组织书记在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中汇报相关工作,形成“任务清单—检查指导—评议考核”工作闭环。

精细施策,着力破解组织建设难的问题。因地制宜,灵活织密党的基层组织体系。针对不同新兴领域的行业特点、地理分布,分类灵活组建基层党组织,推动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因人施策,灵活教育管理流动党员。针对新就业群体中流动党员较多的实际情况,推行“两地共管”机制,允许其在不转入组织关系的情况下,就近就便开展组织生活。截至目前,160余名新就业群体党员主动亮身份。因势利导,灵活选派党建工作力量。坚持外部选派与内部培养相结合,配强党组织书记,同时按照“抓行业就要抓党建”原则,由主管单位选派党建指导员,不断引领新就业群体向党组织靠拢,2023年以来,全县共有24名新就业群体递交入党申请书,10名同志被确定为积极分子。

精心服务,着力破解凝聚人心难的问题。阵地建设求“靠前”。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快递之家、司机之家、骑手之家,切实将阵地建在第一线;推动全县13个社区全面对新就业群体开放,统一打造红旗驿站,构建覆盖整个城区的服务阵地网。服务事项求“贴心”。依托“法院+工会+人社+N”机制,累计为35名新就业群体解决诉求,维权金额23万余元;联合相关部门推出驾驶安全、应急救助、保险理赔等新就业群体急需的知识培训;制定工伤保险、健康体检等一系列“暖新礼包”,惠及2600余人次。帮困救急求“实效”。联合县红十字会专门成立新就业群体关爱基金,募集资金,用于大病、助学、应急等方面救助,目前已救助15人,发放金额5万余元;切实发挥组织优势,建立“党支部收集—综合党委讨论—主管部门落实”的诉求解决机制,2023年以来,召开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会议18次,解决问题23个,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精准定位,着力破解融入社区难的问题。立足本职当先锋。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广“三优先、五主动”做法,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立足岗位,在业绩评比、旺季保障、客户服务等方面做表率;积极选树先进典型,2023年以来,评选出“最美‘新’星”9名,1人获评市级五一劳动奖章。结合特长促治理。出台《新就业群体“红色哨兵”管理实施意见》,通过主管部门争取企业支持,基层组织动员党员带头,引导新就业群体主动担任“红色哨兵”,融入基层治理;城市社区党工委定期向“红色哨兵”发布任务,在各个社区设立报到专窗,由专职人员登记处理“红色哨兵”反馈问题,帮助“红色哨兵”更好融入基层治理。同时,对“红色哨兵”实施积分管理,由社区党工委负责登记、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进行认定,县委专门拿出16万元经费用于奖励反馈的“有价值社情民意”,不断提高“红色哨兵”积极性。目前,全县430余名“红色哨兵”累计上报事件260余件,参加志愿活动110余次。(南城县委组织部 官亦方)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考核化繁为简 干部更有干劲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