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洪田镇将“省事、省人、省力、省心”创新融入“百姓之家”,大力推行思想、资源、人员、服务“四融”工作法,推动文明实践提质扩面、提档升级,持续激发文明实践活力,有力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思想融合,激发文明实践活力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洪田镇洪田村,这个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的小村庄,承载着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程的无数回忆和可歌可泣的故事……”在福建(永安)林改陈列馆内,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原党支部书记邓文山正热情地为前来参加活动的30名林业系统及镇村干部宣讲“林改故事”。
近年来,洪田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全力打响“板凳课堂”基层宣讲品牌,汇聚各领域宣讲人才资源,从会场到现场,进单位、进学校、进村居开展接地气宣讲,形成了“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模范讲奉献、创业者讲创新、文明实践员讲新风”的多元化宣讲矩阵,先后培育出“红色宣讲队”“巾帼宣讲队”“法治宣讲队”等一批基层特色宣讲团队。今年,已累计开展基层宣讲活动80多场。
资源融合,拓展文明实践阵地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在洪田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百花齐放,尽显身手。马洪村文明实践站的志愿服务积极向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景区延伸;逢源堂文明实践点志愿服务持续向旅游咨询、交通引导、红色故事讲解等领域拓展;作求堂文明实践点积极与国家电网志愿服务驿站共建共融,大力开展文明旅游、安全用电等系列专题志愿服务活动……
资源融合是加强红色遗址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手段。洪田镇特地聘请12名人大代表,担任7处革命遗址、红色遗址保护志愿监督员,定期对红色遗址进行巡查监督。如今,洪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优化整合了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福建林改陈列馆、紫云山书院、横山湾休闲农场等优质旅游资源,有机地将文明实践融入到乡村示范点、文旅景点、文旅活动之中,大力推动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绘就了一幅幅“文明实践+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画卷。
人员融合,打造文明实践样板
目前,洪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拥有理论宣讲、文化推广、教育培训、健康普及、社会服务等30名多文明实践员,成为推动文明实践提质培优工程走深走实的一支生力军。
紫云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与毗邻的洪田村及洪福救援队、林业站、派出所、卫生院、中小学校(幼儿园)、农商行及邮储银行,合力共建“八方”平台。采取“一月一主题、一季一活动”形式,先后开展“寒冬送暖 情系空巢”“学雷锋精神志愿益起来”“浓情端午 关爱老人”“老少中乐 情暧中秋”和“网络安全进山乡”网络文明志愿服务等50多场活动。场场活动接地气、惠民生、暖人心,居民参与文明实践“双向互动”的成效明显提升。
人员融合是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洪田镇在各村创新组建“5(党员先锋、文化娱乐、移风易俗、村容治理、爱心帮扶)+N”志愿服务队伍,织密织牢新时代文明实践网,成为基层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洪田镇21个村居全部组建了“5+N”志愿服务队。通过举办接地气、聚人气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将理论政策、村规民约、文化传承等内容搬上“群众大舞台”、田间地头和农家小院,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服务融合,扩大文明实践成效
“老吴,下午你再把词再捋一捋,我们再排练几遍怎么样?”在洪田镇湍石村的幸福院里,几位农民艺术团成员正有说有笑地商讨着《婚事简办》小品剧本。
湍石村党支部书记吴汝声介绍,借助类似小品表演,潜移默化引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有力帮助村民们从以往苦不堪言的“人情消费”中快速解放出来,效果凸显。如今,陈规陋习少了,乡风也更文明了。
湍石村乡村大舞台是洪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洪田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充分借助传统节日、重要节庆等关键时间节点,因地制宜开展电影放映、文艺汇演、知识讲座、义诊义疗等丰富多彩活动,使各村文化活动广场快速成为了村民“最聚人气”的地方、“身有所栖”的文化场所、“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文明新风劲吹乡村“百姓家”。(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黄中泉 邓箐琳)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