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治水引清流 兴水惠民生

——铜川市加快推进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建设

2024-11-15 11:25:12    陕西日报

治理后的耀州区教场坪河瑶曲村段防洪工程现场(资料照片)。

 

灌区现代化改造向“新”发力、山洪沟治理堵点变亮点、河湖复苏生态美……在铜川市,水利建设项目加快推进。

截至11月8日,铜川市14个增发国债水利项目累计完成国债投资20382万元,投资完成率100%,项目完工率100%。

引水润田   守护“粮袋子”

曾经,铜川市印台区红土北塬灌区红土镇肖家堡村的土地干旱得令人发愁;如今,这里旧貌换新颜。2条450米长的管道通过泵站提水,将水引上旱塬,润泽田地。

“过去,我们村果园地势高,离水渠远,群众浇地很不方便,种出来的苹果个头小,卖不上价。今年,‘喝’上及时水的苹果个头大、颜色红,不愁卖。”11月11日,肖家堡村果农魏红民高兴地说。

据悉,红土北塬灌区配套续建与节水改造项目获2023年国债项目资金1320万元。今年,铜川市新建输水管道11.85公里,改善片区管道11.73公里,改善1.5万亩地的灌溉条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红土北塬灌区项目负责人慕亚兵介绍,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调水、配水、输水“一键直达”,精准高效,打通了灌区3个村农业灌溉用水的“最后一公里”。

防患未然   撑起“安全伞”

“河道干净了,水流畅通了,堤防加固了,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看着家门口焕然一新的河道,印台区城关街道河东村村民王城文说。

走进印台区河东村瓦窑沟山洪沟治理工程施工现场,10余名施工人员在进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作业。

“连续暴雨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崩塌等灾害。以前一下雨,我们的心就提到嗓子眼。”走在新修的河道旁,村民刘蕾高兴地说,“排洪沟修好后,下雨天家里不再进水了,大家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自5月23日印台区河东村瓦窑沟山洪沟治理工程开工后,100余名建设者坚守施工一线,抢进度、保安全、抓质量。目前,该项目已经全面完工,新建护岸1570米、箱涵126米、排洪渠388米。”工程负责人刘文刚说,工程总投资1116.4万元,争取国债资金880万元,建成后将惠及3个村2000名村民。

河湖安澜   治水谱新篇

10月22日,笔者走进宜君县清河南塔—刘家河段河道治理工程现场,只见整治后的清河碧波荡漾。

说起清河的变化,宜君县太安镇刘家河村村民李君峰连连赞叹:“清河是我们县的母亲河,大部分属于自然河段。遇到洪水,一些河段沿岸住户和农田会受到安全威胁。经过铜川水务部门修筑河堤,今年,几次洪水都安然通过。”耀州区瑶曲镇教场坪村村民吴桂民说,水务部门对河道的治理,保护了农田,增产妥妥的。

铜川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建平表示,为加快增发国债项目建设进度,铜川市水务局上下协同,提速度、抓质量、促安全,确保项目全部完工。(本报通讯员   张英杰文/图)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贺州市获2026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承办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