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挖“土”创“新” 捧起农业增收“金饭碗”

2024-11-12 16:48:12   

朔州市朔城区是传统农业大区,也是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近年来,朔城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特”“优”战略,因地制宜,一方面,巩固升级做优土特产,让传统农业品种发新芽,另一方面,创新开发打造新特色,让新兴农作物“生强枝”,二者合力,共同为朔城农民捧起了农业增收金饭碗。

 

 

传统品种发新芽

利民镇党委立足原有作物种类,不断引进新品种,推动农业提质增效。2024年,利民镇安子坪村经与村民沟通协调达成租赁土地2000亩的意向,引进适合高寒山地种植的向日葵品种三瑞10号、谷丰90号。通过现代种植技术、合理施用水肥、优化田间管理,推动形成集规模化种植、闲散劳动力增收、大地景观效应于一体的农产品产业链条。目前已种植2000亩,亩产量400斤左右,晒干脱壳后,经筛选发往安徽、山东等地。本地村民除每亩地收入租金200元以外,还可通过劳务获益,日工资最高达160元,累计解决周边村2000多人次的务工问题。

沙塄河乡一半村独特的“半沙地”土地资源、充足水源和光照时间,为香瓜种植赋予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半村香瓜便以其外形美观、色泽鲜亮、品种齐全、味美可口的优势扬名雁北地区,成为地标农产品。今年,一半村党支部依托香瓜种植优势,将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放在首位,远赴太谷农科院、怀仁育苗基地,引入星甜60、香瑞靓甜、芝麻蜜等新品种,将香瓜种植面积扩大至160亩,亩产量高达5000余斤,带动村民增收340余万元,解决了村内80余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今的小香瓜已成为一半村的大产业,“半农半牧半绿荫,一半瓜香飘出村”的农业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新兴作物生强枝

神头镇下西关村地属神头泉流域,当地的神头泉水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并且水温常年保持在14℃左右,这里种出的水稻味道醇香,软糯弹牙。神头镇下西关村种植户石云宝在各级党委支持下,成立了绿嘉绿野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当地村党支部和农户合作,充分利用神头泉水这一得天独厚的水源优势,发展水稻种植,并且在稻田里养殖河蟹,通过“稻蟹共生”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提升水稻质量和稻蟹产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利润倍增。2024年共种植水稻3100多亩,预计每亩利润在3千元以上,其中稻蟹养殖面积300亩,总产量达6000斤,仅此一项就增收达50万元。

 

 

贾庄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载体,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与山东聊城山药种植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适合当地种植而且前景广阔的优质特色品种白玉,种植近1400亩,总体经济收益近3800万元。同时,因种植长山药农产品在土地的规划、平整、种植栽培、铺设滴灌、搭架、管护、采收等不同生长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带动全乡400多名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解决就业问题,实现了打工、务农两不误,走出一条“村内有产业、集体能收益、村民增收入”的特色道路,带动附近4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朔城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邻里心语”汇民声,“智慧沙龙”巧治理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