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镇县坚持破题思维,树牢“选好一个人,带强一个村”的理念,聚焦“抓得实、选得优、退得稳、干得好、队伍强”五个方面,深入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坚持摸排调研全覆盖、精选储优全覆盖,做到村情概况、村两委班子建设及运行、各类人才队伍状况、突出矛盾问题4个清楚。
破题“怎么干”的问题,“县乡村”联动,确保“抓得实”
县级层面上,将“三年行动”包村调研指导纳入巩固衔接工作分片包村机制中,成立由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为副组长的“三年行动”领导小组,推动29名县级领导包联带队、逐村摸排,做到“三年行动”和巩固衔接两手抓、两促进;县委组织部建立部务会成员包联乡镇机制,整合公安、法检、民政等部门力量,设置联系指导组、资料审核组、综合协调组、矛盾问题排查组,制作《“三年行动”目录清单》、应知应会手册、政策解读稿,下发工作提醒5次,累计培训乡镇副书记、业务骨干5期,确保政策清、方法明。
乡镇层面上,由包联乡镇的县领导带队,集中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乡镇干部、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到村工作大学生等力量组成调研摸排组,按照“五谈两看一核实”工作要求逐村摸排、入户访谈,做到“4个清”,确保不漏一个村、选好每个人。
村级层面上,畅通“三荐一选两公开”后备力量选拔储备路径,精选一批在乡致富能手和外出经商返乡人员,留任一批优秀“两委”干部,选用一批到村工作大学生和到村任职选调生,联络一批回乡干事创业意愿强烈的优秀人才,形成“12类人员”、村两委后备力量、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三本台账”。
破题“从哪选”的问题,“多渠道”揽才,确保“选得优”
一是分析研判,综合评价。聚焦“干得好不好、能力强不强”等问题,通过桌面推演、逐村走访的形式,对各村两委班子的运行情况、现任村两委干部的年龄学历和履职情况分析研判、精准画像,确定模范型村支部书记20人、提升型136人,拟调整型7人。
二是深入摸排,全面起底。打破以往各村“各自为阵”的储备模式,县乡村三级联抓共管,县级领导、乡镇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等开展实地走访、逐村摸排,现摸排储备“12类人员”2390人,掌握村两委后备力量1366人,确定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385名,村均2—3名。
三是提级管理,优化补缺。按照“边储备、边选拔”原则,在优化调整不胜任、不称职村党组织书记时,择优从后备力量中补充。针对16个“空心村”中7个“有位无人”村,坚持“县统筹、乡管理、村使用”,因地制宜从后备力量库中跨村选派,确保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将83名退职不退休、具有乡土情怀、有意愿到村任职的乡镇和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纳入后备力量,在岗位空缺时统筹使用,确保“有才可选”。
破题“如何退”的问题,“科学化”评价,确保“退得稳”
构建“乡党委书记+乡领导班子成员+乡党委会”的评价体系,结合近两年“星级化”管理考核结果,对全县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实绩开展评定,为科学平稳有序退出提供重要依据。针对“蹲班守摊、干得一般”的村党组织书记,探索推进“留待遇、不留任”的“让贤退”;针对群众满意度低、信访频繁的村党组织书记,探索推行“责令退”;针对60周岁以上、高中以下学历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继续留任的“依规退”。做好谈话谈心、分流安置全覆盖,把牢换届“稳定”主基调。
破题“干劲低”的问题,“立体式”激励,确保“干得好”
实施“末位淘汰制”,探索制定《天镇县村(社区)“两委”干部实绩考核办法(试行)》,对连续两年考核基本合格以下的“两委”主干责令退位。抓好待遇保障,会同财政、人社、民政等部门研究制定《天镇县村党组织书记择优参照企业缴纳养老保险实施意见》,通过“村委会+乡党委会+县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确定人选,探索按照年度考核前30%的比例择优为村党组织书记参照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此外,研究制定村两委其他干部补助方案,进一步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
破题“能力弱”的问题,“全方位”提升,确保“队伍强”
一是坚持理论培训。将后备力量应纳尽纳到天镇大讲堂、农村(社区)“领头雁”、党员教育培训等各类培训计划中,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推进政策学习、理论教学、专题培训全覆盖,注重把后备力量培养成政治意识强、担当作为强、发展本领强、治理能力强、作风纪律强的“五强”型村党组织书记。
二是持续动态赋能。着力破解村级干部的“本领恐慌”,与大同开放大学签订框架协议,实行中专全免费,大专、本科低收费,力争在两年内全面优化农村后备队伍学历,截至目前共报名119人。
三是强化实践锻炼。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20人赴浙江安吉县“千万工程”示范村、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共同富裕示范村,学习“两山”实践、乡村治理、文旅发展等强村富民经验,全面拓宽眼界、打开工作思路。(天镇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