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县将城市小区治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切入点,聚焦“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关键环节,突出“问题、过程、目标”三个导向,通过激活“邻聚力”,实现服务“零距离”,有效破解了长期在小区管理中存在的“组织不健全、服务不精准、矛盾难化解”等基层治理难题,形成了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小区治理模式。
“小堡垒”凝聚“大共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全县52个小区建立了“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和治理架构。纵深推进“群众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各小区均建起了党群服务站,1582名在职党员、500多名志愿服务者进入社区、小区,通过理论政策宣讲、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入基层、入群众、入人心。今年以来,全县各小区累计组织政策宣讲、法律讲堂、文艺汇演等活动260余场,开展“政治生日、和谐邻里、爱心使者、银发服务、文明公民评选”等活动120多次,绘就了小区治理“同心圆”,凝聚起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大共识。
“小网格”撬动“大治理”。充分发挥小区网格作用,全面构筑起“域内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合力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按照人口分布、区域界线等,将52个小区划分为912个微网格。开发线上小区服务平台——“随手拍”小程序,链接“群呼我应”新功能,形成了“特色微网格+清单服务”工作机制,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将遇到的各类问题反馈至小区,网格员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处理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针对高龄独居老人开展“窗帘行动”,在窗户上张贴图案醒目的窗花,以上午9点窗帘的开合为信号,窗帘打开为正常,窗帘未打开,则由党员志愿者立即上门查看,防止老人发生意外。截至目前,全县各小区已为居民处理问题1200多件。
“小实事”筑牢“大幸福”。小区党组织坚持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实事入手,“小题大做”,变“无形”为“有形”。部分小区建起了老年“助餐点”,为孤寡空巢老人提供“定制式”服务,设置了“爱心理发”“健身大厅”“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点,解决了高龄老人和少年儿童吃饭难的问题,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服务。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组建矛盾调解工作室、幸福调解队,通过“上门登记、分析研判、受理化解、办法反馈、跟踪问效”五连环工作法,使“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成为常态。通过动员党员代表和居民代表,“大家的事商量着办”,共同协商解决小区邻里纠纷。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受理解决小区矛盾纠纷640多件,调处成功率达98%,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小物业”做好“大服务”。该县积极探索“党建+红色物业”管理模式,针对“大型小区不好管、老旧小区没法管、零散小区没人管”等小区治理突出问题,转思路破难题,在8个老旧小区成立了红色物业党支部,采取“党支部+业委会+居民”的共建共享精细化治理模式,用好业委会“服务招”,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服务。由居民大会选出代表,成立业委会,由小区党支部牵头开展“我的家园我来管”自治自管行动,定期召开民主协商议事会和民情恳谈会,对诸如管道维修、项目改造、供暖设施、环境卫生等痛点难点问题,由居民代表讨论提出诉求,业委会集体决策、上报社区,由社区对工程进度、财务支出等事项进行全程监督,使老旧小区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高效。通过整合小区资源,按照“居民点单、小区接单、社区销单”的原则,今年以来,累计认领居民“微心愿”248个,红色物业人员运用“联动式”工作法,问计于民,加强与居民、社区内门店联系,纳入问题和需求清单,全部得到了统筹协调解决。龙鑫华都小区居民常女士说,“红色物业是我们最贴心、最可信的家里人,他们对居民诉求高度重视,在居民出现困难时伸出了援手,带给了我们一份安心、一份信任、一份保障。”(左云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