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在永安市大湖镇瑶田村的稻田里,伴随着几台收割机阵阵轰鸣声,累累稻穗快速被“吃进”机器里,切割、脱粒、碎秆,一气呵成,金灿灿的谷粒尽收“囊中”,粉碎的稻秆铺就一地“黄金甲”。
“合作社今年种植500亩早稻,为确保夏粮应收尽收,我们特地调动了4台收割机、4台运输车同步作业,预计亩产湿谷可达600公斤左右。”新众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代碧强说。
夏粮抢收关键在抢。大湖镇以践行大食物观为抓手,创新构建粮食生产“代耕、代种、代收、代售”托管服务体系,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大力推行粮食生产社会化、机械化。统筹调度全镇农机械、农机手,为2000多户粮农全程提供高效托管服务,有力破解了农村散户“缺劳力、缺机具、缺技术”难题,夏粮颗粒归仓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早稻损耗和生产成本。
夏粮丰收到手,如何更好地解决晒粮难、售粮难以及秧苗不足等问题?大湖镇多措并举,靶向发力,加速建设“新众诚粮食烘干加工中心”,安装4台平床式粮食烘干机,日烘干可达2万公斤,有效解决了湿粮烘干问题;引导3家合作社主动对接龙头米业企业,注册“禾百优”品牌,签订订单合同,统一保价收购,稳妥解决了农户售粮之忧;督促茂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800平方米育秧棚,倾力为1000亩农田提供优质水稻秧苗,助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亩均增产增收10%左右。
如今,在大湖镇,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机械化,机具供给足、服务保障强、收获进度快、机收损失低,“稻”路越走越宽,率先形成“主体多元、功能互补、融合发展”的粮食安全生产新格局。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