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成都双流区:走出城乡融合发展的双流路径

2024-01-15 15:52:29   

1月8日,参加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与会人员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业强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立足双流现阶段发展实际,结合自身工作谈思路、话举措。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区委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双流的工作成绩,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家将在新的一年里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推动双流城乡融合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篇章贡献更多双流力量。

院校地企联动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2023年,双流用好科技创新工作专班和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持续加强高校院所、重点企业、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的供需对接和技术撮合,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等活动20场,促成技术合同交易额65.4亿元、增长19%。加快建设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携手打造百亿级“产学研用”中核核能产业园,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双流新型产业学院正式入驻成都芯谷,赛迪研究院四川分院正式投运。

2024年,双流再次强调科产融合“促转化”,政府部门常态化“登门入室”对接服务高校院所、创新企业,动态编制技术需求和成果供给“两张清单”,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40个,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70亿元。试点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支持中建材、川开电气等重点企业“揭榜挂帅”攻克关键技术,建好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中心,力促中核核能产业园满招满装,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成投用,赋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壮大。

“双流有很多科研院所和创新主体,这是我们的优势,而国家提到的新型工业化就是要推动科技创新。双流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代表性企业。报告中提到将新投资上百亿元布局光伏电池片项目。面对未来,我们很有信心。”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局长谢爽谈到,成都芯谷园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目标是构建推动双流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策源地,今年园区工作的主基调是强创新和促发展。

在强创新方面,成都芯谷聚集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双流新型产业学院等很多创新主体,围绕非常丰富的创新资源、创新生态,园区将加速构建企业推动成果就近就地转化的平台。园区会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建设,主动发挥引导作用,一起来推动“卡脖子”技术攻关。在促发展方面,首先是推动产业发展,尽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成都芯谷大部分区域都在彭镇区域,将力促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成都芯谷科技创新和彭镇古镇老街文化文旅高度融合,以芯谷产业发展吸纳周边彭镇、东升就业人口,同时推动芯谷产业人口走出去,促进彭镇文创、文旅市场消费,推动双向融合、双向奔赴、双向发展。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副主任陈激扬表示,2024年,作为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之一的生物城将抢抓服务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继续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路径,进一步做优做强重点片区核心功能、特色功能、基本功能,保持定力、踔厉奋发、苦干实干,拼经济、强产业、勇创新、提质效、惠民生,全力以赴实现“三生”蝶变。具体工作中首先是抢抓机遇,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其次是在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步发力;同时夯基成势、提能升级,在强化全面要素保障上持续发力,为双流高质量发展贡献生物城力量。

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鹏谈到,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不仅促进了资源的充分共享,更在解决就业方面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助于应对社会上的就业压力。在双高校职校应通过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契合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双流有着极为丰富的高校资源,如何做好院校地企联动发展十分重要。成都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堂兵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立足区域内主导产业,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形成与区域发展战略和优势产业高度契合的专业布局;与相关龙头企业合作,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能输配电装备制造产教联盟及成都航空航天产教联合体,将学校打造成产、学、研高度融合的智能制造基地。

龙头引领增长

树立双流工业体系品牌形象

全体报告提出要促进双流“加工制造”向“智造创造”转换、“科创资源”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航空流量”向“经济留量”转化。“报告中提到的航空领域目标具体,对今后工作的指导性非常强。下一步我们将在存量中找增量、在增量中求变量、在变量中提质量,落实落细这次会议精神。”航空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蒲钊胜建议,要在重点片区建设上聚力成势,以招商引资项目为主,挖掘航空领域存量,与中商飞、空客等企业联合招商,力争实现总体目标。流量转换上,要突出客运“精品化快线化”、货运“全货机全球化”发展,确保航空客货运量分别保持在3000万人次、50万吨能级以上。“报告中还提到打造公务机品牌,我们有信心在今年上半年全面推动公务机和机场集团合作,打响公务机品牌。”

环港经济区聚集了全区70%的航空企业,产值(营收)占全区航空产业的82%,是全区航空产业主要承载地。今年“一港三区”将协同发力,深化与链主企业、驻区单位等合作,共同做强千亿级航空产业集群,切实把航空经济显示度贡献度提起来。国际空港经济区将聚焦“做大规模”,围绕空客、中商飞等重点项目,锚定机载航电设备制造、航空发动机维修和航材贸易管理等领域,在项目攻坚上实现突破,力促实现航空制造维修产值100亿元以上。

“空客成都公司是去年4月成立的,经过一年筹建,厂区已经顺利交付并投入使用。”空客(成都)公司总经办、战略及业务发展负责人杨树栋说,今年公司计划在3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确保项目的顺利投产,其次是配合区委区政府关于建圈强链的战略要求,发挥链主企业职能,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尽快落地双流,形成航空产业生态链;同时尽快开展与本地航空企业的合作,希望在产业链上碰撞出新的火花。

位于空港商务区的澳康达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预计在春节前后试营业。空港商务区将着眼提质增效,发挥奥特莱斯、澳康达等项目的聚人引流作用,主攻专业会展、保税贸易、休闲购物,确保全年营收突破200亿元。

适应发展需求

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立足优势特点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会议提出要聚焦做优做强中心城区,推动东升、西航港、九江建成“品质城区”,其中对西航港街道提出了以环高校为纽带打造城市“新客厅”。“作为‘432’镇(街)组团的重要组成,我们对全区可视可感可触的大变化感同身受。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着重做强产业支撑、增强功能承载,在传统业态上做‘减法’、在适航新产业上做‘加法’,持续深化产业提质攻坚。同时持续深化‘一对一’‘一 对多’定期走访企业机制,精准服务51家重点企业、450家纳税企业,收集企业诉求,更好助力企业发展。”

“此次区委全会内容丰富,务实厚重,亮点频频,为我们开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黄水镇党委书记詹倩表示,立足自身实际,黄水镇将一手抓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手抓城市有机更新和城中村改造,找准关键环节和着力重点,在耕地保护、现代农业、人居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壮大和群众增收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做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提升基层现代化治理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着力探索“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城乡融合发展黄水实践。

“区委关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清晰,措施具体,对既处于城市规划范围内、又有乡村‘插花’的怡心街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怡心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德文表示,怡心街道承担着双流城市封面功能,街道将统筹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乡村振兴,按照分片打造重点片区、分类完善公共服务、分区优化城市形态、靶向发力推动基层治理的思路和工作主线,精细打造品质城区。

九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继芳表示,下一步九江街道将在优化城乡融合发展的形态体制、做好城乡融合的实体支持、夯实城乡环境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九江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基础条件,多措并举,齐心协力,抓实落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市有机更新。

作为“432”镇(街)组团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彭镇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瞄准城乡融合发展功能定位,突出农旅主题,全力打造“农旅彭镇·融合典范”。彭镇镇长杨俊表示,在乡村振兴方面,彭镇首先将以规划为引领,在镇街组团式发展的同时,让每个村社组团发展,“比如目前我们的金马单元和金桥单元就可以连片发展,达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其次将已经基本成型的时光原野、吾香花聚等农业产业园区以及彭镇老街串珠成链,相互结合,达到资源1+1>2的效果;同时大力引进农业领域人才,尤其是加大职业经理人的引进,带动周边百姓共同发展致富;最后是梳理盘活村集体的一些闲置资产,将资产化作资源,再化作资本加以利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最大作用。”

黄龙溪镇党委书记高峰表示,将进一步强化该镇“龙文化”和“水文化”特质,将其贯穿于农商文旅体整体发展全过程,形成鲜明的镇域经济发展特色,夯实以农旅为基础的文旅发展特色之路。同时以“432”镇街组团发展为路径,结合该镇在乡村振兴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中的优势,充分利用好剑南大道、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和籍黄路等交通干线在黄龙溪镇交汇等便利条件,以多种文旅活动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把握处理好城乡关系?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汪璇表示,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具有双流特色的审批改革工作。一方面是深化基层中心建设,特别是针对9个镇街推出“政务服务+N”,比如“黄龙溪政府+文旅”“永安政府+乡村振兴”等不同特色的审批服务,将审批事项下沉到基层,再根据社区特点推出“政务服务+”,构建多元化政务服务模式。

当好“田间CEO”

做出乡村振兴的双流表达

小组讨论中有很多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业主,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职业经理人以及种粮大户代表,他们对双流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充满信心,干劲十足。

“作为众多中小企业的代表,我十分荣幸参加区委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让我了解到2023年双流取得的优异成绩和2024年的工作部署安排。”四川陌上花开花镜园艺公司总经理左波说,会上提到的“一企一策”让他印象深刻,体现了双流区委区政府惠农政策的力度和温度,让企业增强了在2024年提质发展的信心。

站位新时代,要顺应成都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客观规律,看清双流城乡融合处于什么阶段,才能更好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我们公司在空港花田打造了一个文旅项目,也在做与‘美’有关的事情,营造以美为前提的户外生活新场景。”左波表示,企业将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聚焦“小而精”“小而美”,今年力争打造一个辨识度更高的都市近郊旅游品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双流推动农业现代化,必须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向适度规模经营、“农业+”要效益要空间,解决好“谁来种地”“谁来经营”“谁来服务”的问题。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坚决稳住耕地数量、提升质量,严格落实“田长制”“林长制”,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报告中提到,双流规模化种植面积达2.9万亩、增长81.3%,耕地面积连续2年实现净增长,粮食面积和产量实现双提升。我非常清楚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双流谷丰农业农民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王伶俐在彭镇种植农田2850亩,她建议,应全面摸清低效果木腾退面积,坚持“项目化、连片化”方向,开展农田集中连片整理,持续推进低效果木腾退,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劳动生产率。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她建议支持土地合作社或者家庭农场新型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设计和建设,根据耕种需求进行建设,按照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生态友好、田网路网等七网配套的要求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要加强验收和回头看,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高产高效,以实际行动服务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突出党建引领

在城乡融合中实现美美与共

在小组讨论中,基层党组织代表重点围绕基层党组织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进行交流发言。

推动城乡融合由“二元发展”到“协调联动”,只有通过党建引领,才能抢抓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窗口期,以缩小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让城乡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黄甲街道长埂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聪表示,2024年长埂社区将从三个方面拓展和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一是和西开区联动开展党建活动,服务辖区产业工人最后一公里,让产业工人就近解决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继续盘活利用好农村区域的一些闲置用地,突出小而精、小而美,利用合作社将土地和资源盘活;三是拓展养老扶幼服务体系,比如建设完善居家养老活动中心,拓展社区服务儿童和老人的功能。

九江街道蛟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光伟说,听了区委全会工作报告就看到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也更加坚定了作为社区工作者以人为本的行动自觉。接下来的社区工作将立足实际,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居民主人翁意识,在城乡融合、城市更新中继续改善老旧院落品质,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在社区发展治理中,更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做实做细微网实格,为辖区群众服好务;充分利用蛟龙港海滨城景点、热点网红打卡地,通过人气、商机引流,并使流量变“留量”。同时打造特色街区,增加新的消费业态、生活场景,提高居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使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全方位提升。

城乡融合发展能够带动乡村振兴,同时也支撑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双流坚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让一些扎根农业、来自基层的与会代表倍感振奋,坚定了围绕中心、扎根一线、开拓奋进的信心和决心。“会议多次提及落地云华社区的空客、空港花田项目以及五环路改造。”黄水镇云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忠表示,云华社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黄水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开发美食与消费新场景,让云华成为乡村吸纳城市的消费空间和就业创业空间,让地处城郊的云华社区与成都中心城区深度融合。

成都勇洪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长洪表示,助力建设新时代“天府粮仓”,双流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双流农业职业经理人,将继续坚守乡村振兴一线,通过农业合作社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同时依托双流空港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打造双流的公用品牌,为‘天府粮仓’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彭镇岷江村、临江村去年都是全区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新的一年两村也是铆足了干劲。岷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昌彬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做好土地整理和“退林还耕”工作,引入职业经理人,对现有的耕深堂、时光原野等项目提档升级,真正实现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临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玉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全村的人居环境,吸引更多游客来,实现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永安镇三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游鹏飞表示,三新村将党建联动提升村容村貌,打造具有新活力的微田园景观。充分利用本土地理优势发展牧马山二荆条辣椒;延伸农商文旅融合产业链。创建二荆条故事村,宣传挖掘二荆条文化,以一产带动三产,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持续提高村民收入。

永安镇凤凰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邓小英表示,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将通过党建引领积极推动国际化社区加速转型。发挥生物城优势促进工业带农业,创新“以园带镇、以企带村”融合发展,推动“生产+加工+科技+品牌”全产业链提质,让更多农产品变为“工业品和艺术品”。与生物城联动,推进“农业+生物+康养”体系建设,打造永安生物技术新品育种(种植)现代农业园区。(成都市双流区委宣传部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首届《和美乡村新春会》走进江西南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