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黄龙溪古镇:做好“水文章” 探索“古镇+体育”发展模式

2024-01-09 10:50:38    人民网-四川频道

1月5日上午,四川省2024年河湖长制进乡镇(黄龙溪镇)宣贯第4号省总河长令暨双流区第二届冬日迎新亲水体验活动在黄龙溪古镇老码头举行。90余名“泳”敢者齐聚锦江黄龙溪畔“泳”往直前,碧水翻涌肆意享受着冬泳的激情与快乐。

当天,黄龙溪古镇老码头热闹非凡,主题摄影展、水上表演、府河号子的精彩表演展示,为群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河岸上,老船工吼起豪迈的府河号子为冬泳健儿们助威,两岸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上午10时,冬泳比赛正式拉开帷幕。随着裁判哨子声响起,90余名参赛选手不畏严寒,跃入锦江,一番适应后便开始“大展拳脚”,你追我赶,泳姿翩跹,竞相游向对岸。

23岁的李艳婷是本次参赛队员中最年轻的选手,也是第一次参加此次冬泳体验赛。她表示,本次比赛给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她说:“感觉黄龙溪的水环境越来越好了,游得非常尽兴,希望新年带来新气象。”

对冬游爱好者来说,冬泳不仅是一项勇敢的挑战,更是强身健体的好方式。今年51岁的潘永海坚持冬泳8年了,此次他专门从东北牡丹江来到双流参赛。他说,在四川冬泳和在东北游泳是不一样的,东北有冰,四川没有冰,气温水温相差也大,游泳对身体挺有益处,今天来古镇黄龙溪,感觉水质太好了。

“一点都不冷,水质太好了……”参赛选手们纷纷说道。

壮观的场面让不少市民大呼过瘾。“我站在岸上都瑟瑟发抖,特别给冬泳的参赛者们点赞,太精彩了,黄龙溪欢迎你们,也希望多多开展这类戏水活动。”双流市民赵雷说。

据介绍,本届冬泳比赛采用中国游泳协会审定的2014-2018游泳竞赛规则,活动分4轮进行比赛,按计时成绩评出前三名,第一至三名奖金分别为1800元、1500元、1200元。值得一提的是,与第一届相比,今年的活动更加多元化,参赛人数增加到90余名,年龄分布更加广泛,在所有参赛人员中,最年长的已有69岁。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成守中、李艳婷、黄继明分别以1分18秒78、1分26秒67、1分32秒35获得本次活动的前三名。

据了解,近年来,双流用实际行动体现上游担当。2020年,锦江黄龙溪断面自有监测记录以来,首次全年达到Ⅲ类标准,率先取得特大型城市河道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Ⅲ类的重大突破,更是创下连续42个月水质达Ⅲ类的崭新纪录,其中14个月达Ⅱ类。

这次亲水冬泳,不仅是展现参赛者精神面貌和健康体格地盛会,更是展示黄龙溪优质水质的窗口。

“作为一名水务工作者,在这里举办冬泳亲水活动,一直是我们的梦想,现在我们已举办两届,越来越多人来到这里,见证我们全民治水的成果,参与全民护水亲水爱水。”双流区水务局副局职领导刘崇义介绍,近年来双流区河长办重点抓实清河护河和治污行动,区财政先后投入资金47亿元,新建了6座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污水处理能力的翻番,带来了锦江水质的持续改善,在全国率先探索“河长制+点长制”“一河一校”治水新机制,分别入选水利部2020年、2023年全国河湖长制典型案例,在全省率先践行“灌区河长”“沟渠长”河渠管护制度。

黄龙溪古镇坐落在府河和鹿溪河的交汇之处,黄龙溪古镇锦江流域是锦江出水口的“最后一公里”。这里的蝶变正是幸福河湖建设的生动实践。

“黄龙溪古镇打算探索发展‘体育+古镇’发展模式,欢迎大家多来古镇打卡,体验更多亲水项目。”在黄龙溪镇镇长唐晓玎看来,水质越来越好,黄龙溪要利用这个天然优势再做大文章。近年来,通过河长制和微网实格,以及智慧治水不断提升锦江水质,看到了可喜的治水成效,水生态价值的转化对老百姓增收致富、就业提供了更多不同的渠道,让居民生活幸福成色感更足、成就感更高了。

实际上,这并不是黄龙溪第一次尝试将“体育与古镇”融合发展。在2023年6月,端午节期间,黄龙溪古镇龙舟赛在阔别23年后重回大众视野,用传统民俗活动和民间体育赛事,实现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黄龙溪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已然成为成都人民理想的“后花园”。

一场冬泳比赛,展示了成都冬日运动的酣畅,也见证着锦江之变,古镇、河水、体育等元素相遇,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也让黄龙溪发现了新的发展模式。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阳市卧龙区安皋镇集中开展农村籍60岁退伍老兵年度确认工作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