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政策与内需齐发力 外资公募看好中国市场

王小芊    2024-12-19 10:36:01    证券时报网

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海外政策的波动对中国资本市场构成了新的挑战。不过,随着国内利好政策持续落地和结构性行业的崛起,外资公募认为投资者有望在2025年捕捉到更多优质的投资机会。

多家外资公募分析人士表示,股市方面,通过优化消费结构、加大内需驱动以及实施多元化出口策略,中国A股市场依然蕴藏着丰富的投资机遇。债市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有效缓解了债券市场的“资产荒”现象,提升了债券的配置价值。

国内经济方面,展望明年,路博迈基金分析,上半年美国有望维持降息,中国市场可以利用窗口期落地政策;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初步呈现复苏。

对于海外政策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联博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朱良认为,中国在应对外部压力方面具备较强的抵御能力。

朱良称,首先,自2018年以来,中国已显著分散出口目的地,发达市场出口占比从2004年的60%下降至2023年的43%,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与新兴市场的出口占比分别从31%和28%上升至46%和35%。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正努力实现出口目的地的均衡配置,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其次,中国积极在境外布置产能,如在墨西哥和越南建立生产基地,通过地理多元化来解决相关风险。此外,朱良指出,美国关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将制造业带回本土,部分制造业可能回流,但大规模回流可能较难实现。

最后,朱良强调,A股市场长期以来更多依赖内需驱动,中国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中内需占比高,外需依赖相对有限。这意味着,尽管面临海外政策压力,A股市场的表现更依赖于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消费市场的壮大。随着中国内需消费的持续增长,A股有望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稳健增长,内外双重驱动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机遇。

具体到股市方面,路博迈基金认为,与A股最相关的是消费支出的方向。首先,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增加服务类消费的支持。服务业作为人力密集型行业,尽管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但其在收入分配方面更偏向于劳动报酬。加大对服务生产和消费的支持,将成为激活经济的关键环节,传导链条从服务业占比提高,居民劳动报酬比重提升,再到居民消费率增加。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弹性可能提升两到三个百分点。其次,路博迈基金指出,政府消费在中国GDP中占比约16%,在国际比较中仍然偏低。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政府消费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施罗德基金固定收益总监单坤表示,整体来看,施罗德对2025年的权益市场保持乐观态度。尽管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双重考验,但通过不断加速培育新经济模式和强调内循环的重要性,许多结构性行业和个股的投资机会有望浮现。单坤建议,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应加大对权益市场的倾斜,适度调整固收类资产的比例。对于国内市场,坚守“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原则,加大权益市场指数类的配置,同时保留相对稳健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压舱石。

施罗德基金副总经理安昀表示,施罗德的策略是继续寻找结构性机会,首先关注红利类公司在经历调整后的投资价值,再寻找内需突破方向。此外,施罗德看好汽车行业,认为在经历市场洗牌后,竞争环境得到改善,尤其是在电动车领域,国内外市场尚有巨大潜力。

安联基金研究部总经理程彧对后续市场走势保持相对乐观,认为市场有望形成“红利搭台,科技唱戏”的格局。程彧预计,2025年A股将在企业盈利增长与政策强托底的支持下,保持震荡向上的态势。他重点关注未来企业盈利和基本面出现明显改善的行业与公司。

债市方面,外资公募认为底仓配置的逻辑仍成立。单坤表示,当前债券市场呈现“资产荒”行情,或许已经透支了很多未来的收益。他指出,债券市场核心变盘的因素几乎都未发生,包括货币政策的转向和通胀预期的卷土重来。“尽管收益率下行趋势已现,但我们依然坚信债券市场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底仓逻辑。”单坤表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美股跳水!刚刚,香港也宣布降息!
下一篇:南网“黔电东送”重要线路完成抗冰改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